国将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

   2023-09-14 工业品商城343
核心提示:随着化石能源的枯竭及其对气候影响的加大,一次能源将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终端能源将逐渐以电力为主。 提高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未来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 电网将成为能源生产、分配和利用的主体,能源系统将与电网高度融合。 欧洲拥有发达的天然气管网和便捷的风能资源,大力发展分布式发电作

   随着化石能源的枯竭及其对气候影响的加大,一次能源将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终端能源将逐渐以电力为主。 提高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未来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 电网将成为能源生产、分配和利用的主体,能源系统将与电网高度融合。 欧洲拥有发达的天然气管网和便捷的风能资源,大力发展分布式发电作为智能电网主要的可再生能源接入方式。 我国风能、太阳能资源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电网偏远地区。 因此,应发展大容量、长距离的可再生能源输电,综合考虑水-火、水-风、水-太阳能联合输电方式等,并加强储能。 技术研究与应用。

  智能电网的发展目标是建设节能、环保、高效、可靠、稳定的现代化电网。 其核心内容之一是解决分布式能源中各类新能源发电的接入和有效部署以及安全、可靠、稳定运行的问题。 问题。 能够整合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智能电网符合国家能源战略方向,是改革能源布局的途径之一。

  解决智能电网与分布式能源的融合问题是全球电力行业面临的挑战。 这是因为风能、太阳能光伏等可再生新能源发电存在不稳定、可调度性低、并网技术性能差、影响电网谐波管理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 世界各国对此都非常关心。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我们将大力发展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智能电网建设。 这是智能电网建设问题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这体现了中国政府对能源发展战略的高瞻远瞩和深入思考。

  2009年至2010年是我国智能电网规划试点阶段。 目前,智能电网产业格局已初步形成。 该行业的主要投资者仍然是电力公司,主要是国家电网公司。 各类电力设备、通信设备、IT软硬件设备企业将形成庞大的产业群。 国家和地方政府将充当行业发展的引导者和行业运行秩序的维护者,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逐步推进,各层次产品逐渐明确,将形成多个细分领域,包括智能电力设施设备、电力自动化、电力信息化、电力通信、智能电网运营和增值业务服务等。 以及智能家电及终端制造。 工业领域。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 关键技术和装备,智能电网建设将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国家投资预计近2万亿元。 智能电网作为电网发展的一场革命性的新技术应用运动,将创造众多投资机会,同时衍生出大量新的应用和盈利模式。 台湾信息政策委员会工业智能研究所预计,到2015年全球智能电网市场规模将达到1900亿美元。除了占据约50%市场份额的传感器和控制器组件外,信息化软硬件设备 排在第二位。 以“电网管理、电网自动化管理、输配电端电表管理”为主的发电系统约占总市场份额的50%。  25%的市场份额; 相关网络通信设备需求将占整体市场产值的15%; 智能电表市场规模将占10%。

  当然,智能电网还可以极大地促进电力及相关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应用,促进电力行业管理和服务的升级。 这将有效增强我国在输变电等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增强我国参与电网技术领域国际竞争的能力。 以智能电表为例,预计全球出货量将从2008年的几百万台增长到2014年的约5000万台,复合年增长率(CAGR)高达48%。 电动汽车是智能电网发展的另一个受益者。 北京电力公司总经理朱长林认为,到2020年,在智能电网相关技术的推动下,我国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达到3000万辆。 按每辆车5万元计算,将带来至少15万亿元的经济效益。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智能电网对技术的影响可以预见:未来将实现双向实时通信、开放平台/模块化服务; 系统集成也将是一个重要趋势,预计可再生能源、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HEV)和家庭自动化将被集成到智能电网系统中。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