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学表示,2010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论坛组委会,值此2010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论坛召开之际,向主办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表示热烈祝贺! 所有关心和支持我们国家的人。 向工业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前30年奠定了产业发展的基础,从无到有解决了产业发展的问题。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又用了30年的时间,在短时间内建立了门类齐全、符合国情的信用产业体系,解决了信用发展问题。 产业从小到大。 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我们将主要解决工业由大到强、建设工业强国的问题。
2009年,我国工业占GDP的比重为43%,预计到2015年仍将占GDP的40%左右。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和支柱地位长期不会改变 。 发展更具竞争力的工业体系,推进工业强国建设,仍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历史任务。
信息化为我国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工业化提供了重要机遇。 信息化正在深刻改变当今世界。 建设信息社会、加快社会转型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和共同任务。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 “十二五”期间,要把握全球信息化、信息通信技术新趋势,紧密结合我国工业化发展实际需要,推动全方位、多层次、高层次深层次发展。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根本转变。 在信息技术向各行各业渗透的过程中,新的经济形态已经形成。 数字化、网络化的传统产业正在焕发出新的生机。 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加快形成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成为引领我国未来发展、推动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在两个五年计划交替之际,2010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论坛的召开非常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