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旨在探索能源发展路径的“2010凤凰城‘新能源、智能电网’技术研讨会”在南京举行。 与会专家认为,新能源和智能电网发展已成为新的产业革命,新能源和智能电网技术研发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数字刺激着人们的神经,日益紧迫的能源压力不断挑动着企业敏感的经营思维。 尽管2009年,中国政府相继提出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9年减少40%至45%。 与2005年相比。然而,中国80%的电力来自煤炭。 短期内要实现能源替代显然难度极大。 智能电网通常被认为是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解决当前能源危机的有效手段。
2010年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发布的《加快智能电网试点成功步伐》报告指出,智能电网是一个数字化自愈能源系统,能够优化供电、促进电网双向交流、 实现最终用户能源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电力中断并按需供电,从而降低发电厂和客户的成本,提高供电可靠性并显着减少碳排放。
相关数据表明,智能电网未来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强劲的发展动力。
我国“十二五”能源政策也明确提出,智能电网要保证电网的稳定可靠和能源传输的效率。 对此,国家电网公司继电保护部主任舒志怀博士表示:“要实现这一目标,智能电网必须具备信息化、自动化、交互化的特点,包括发电、输电、输电等。” 转换和分配。 用电、用电、调度各个环节覆盖各个电压等级,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高度融合的现代电网。”
“电网正在从以前的分布式网络向综合能源系统发展。要实现上述目标,自动化是关键技术。” 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新能源分会主席、菲尼克斯电气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罗兰·本特表示。 据悉,由于该公司的连接技术已经完成了从电信号接口到光信号接口的转变以及将以太网通讯延伸到现场,可以轻松实现变电站的智能控制和保护,以及对当地电网的远程监控。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其2010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迈向低碳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未来》中指出,中国要实现低碳经济目标,至少需要60类骨干技术支撑。 未来。 这60多项技术中,有42项是我国目前不掌握的核心技术; 美国商务部《清洁能源出口指南》也指出,中国目前缺乏的是能效技术和能源管理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