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际装备市场分割较为明显,已形成世界范围内的垄断竞争格局。 国内装备制造业只有依托广阔的国内市场,才能为产业振兴积累必要的力量。
西气东输工程西起新疆轮南,东至上海,途经10个省、市、自治区。 全长约4000公里,预计年输气量120亿立方米,工程总投资1200亿元。 由于整个项目对阀门、仪表、自动化等相关设备的需求量非常大,因此该项目对于国内装备行业来说无疑是一块诱人的“大蛋糕”。 因此,在提高西气东输装备国产化率的同时,如何乘势而上,做强民族装备产业,成为业界共同关心的问题。
据悉,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编制了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并会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进行全过程管理。 在大型管道输气压缩机组、大型锻焊结构球阀、自动控制系统等工艺站设备、液化天然气站关键设备以及吊管机等施工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中国机械 行业联合会着力提升装备国产化水平。 Rate做了很多工作。
2008年12月30日,西气东输轮南至上海工程建成并投入商业运营。 这一跨越东西部的庞大工程,不仅对西部地区开发、改善东部地区能源结构、加强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国内众多配套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
同时,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积极推动正工高压阀门有限公司、沉阳鼓风机集团公司等国内企业与国际知名GE新比隆公司的技术合作,共同进行业务报价。
据了解,虽然国家发改委及有关部门相关领导经常与国家西部天然气办就重大装备国产化问题进行协调,但各方的努力并不能掩盖我国装备国产化面临的问题。 西气东输工程。 早在2000年7月中旬,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就全面对外开放。 这包括:项目对外开放,全面对外合作开放; 西气东输项目不是国有独资,外资可以持股,比例不受限制; 合作方式不限,可以采取合资、合作或其他形式。
此外,该项目投资还有两项特殊政策:一是西气东输管道项目外资可控股; 二是将城市天然气管网建设纳入对外开放合作范围,免征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进口设备免税。 这两项政策突破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城市燃气供应管道建设不对外开放的限制。
许多装备制造企业在感受到国外企业竞争压力的同时,在国内项目招标中也遭受到一定程度的不公平待遇。 尽管国家有关部门多次指出,国内重大工程建设应尽可能使用国产设备,并规定了国产化率。 但国内很多项目普遍在采购设备时对国外企业比较宽容,在采购设备时对国外企业也比较宽容。 国内企业相对严格甚至困难。
业内分析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国内装备制造企业实力较弱。 从某些方面来说,买国产设备,出了问题就要负责; 如果你买国外的设备,你会感觉更安全。 原因是国外的设备比较先进。 如果失败了,问题只能归咎于技术研发没有到位。
因此,在国内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同时,国家也需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国际惯例,对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提供有效的信贷支持。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工业化国家,都对重大装备制造业提供充分的财税支持。 我国需要科学地分担使用首套国产成套设备的业主的风险,让新开发的国产成套设备能够进入市场。
据了解,国内装备行业在西气东输工程招标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 以管道压缩机招标流程为例,国内企业对输气流程了解不够,只能等用户和设计院明确参数后再制定设计方案; 而在国外投标的几大压缩机企业甚至可以给中国用户做讲座。 ,告诉他们4000公里的管道上应该布置多少个加压站以及如何设置参数。 相比之下,国内企业已经失去了主动权。
中石油相关人士表示,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只要满足工程建设要求,自然是“尽可能多地采用国产材料和设备”。 但相关数据显示,由于国内外企业技术能力差距,西气东输工程16台重大设备中至少有8台需要进口。
令人欣喜的是,在西气东输工程中,由于神谷等公司在关键技术装备的研发和国产化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和使用业绩,国家发改委已对关键技术装备的国产化做出了部署。 扩建工程中的相关设备。 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