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形势

   2023-08-10 工业品商城342
核心提示:低碳(lowcarbon)是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 低碳经济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 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经济发展形式。 低碳经济的本质是实现低能耗、低污

  低碳(lowcarbon)是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 低碳经济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 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经济发展形式。 低碳经济的本质是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发达国家在后工业时代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共同选择。 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纷纷通过法案,提出国家减排目标和管理措施。 联合国还确定200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改变传统观念,推动低碳经济”,并于2008年、2009年连续召开世界气候大会,寻求世界各国对发展的共识。 低碳经济。

  我国是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化石能源消耗,导致碳排放总量增加、环境污染加剧,严重影响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和发展可持续性 。 因此,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十分必要。  2009年12月18日,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新一届政府首次向世界公开承诺量化减排目标,决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温室气体排放比上年减少40%-45%。 到2005年到2020年。实现这一艰巨的目标必须依靠新的技术手段和创新的管理方法。 作为负责任的国有通信企业,中国电信在公司内部积极采取节能降耗措施; 信息技术特别是物联网在低碳经济中的作用。

  物联网是指利用二维码、RFID、各种传感器等设备,通过互联网及其联网等各种异构网络,获取无处不在的现实世界信息,实现机器与机器之间的联系, 以及机器与人之间。 用户之间高效的信息交互,支撑高度智能化的信息应用,最终实现智能ICT基础设施与物理基础设施的全面融合。 物联网对低碳经济的推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物质世界信息的数字化; 二是物体的远程控制; 三是物质世界的智能化管理。

  (1)物质世界信息数字化。 这包括信息和数据的收集和获取,然后通过数模转换技术,将物质世界中丰富多彩的信息转换成可以电子方式传输的“0”和“1”信号,以及 最后,数字信号通过有线/无线网络进行传输和通信。 通过传感器、RFID等物联网技术,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极大丰富了人们观察世界的手段和方式,节省了人力和设备投资,提高了效率。 例如,山体滑坡的监测就是物联网的典型应用。 通过在山体上安装传感器和通信模块,可以将山体物理位移变化的状态数据及时、准确地传输到国土或灾害管理部门的上位机,然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 从而预测滑坡自然现象并采取对策。 传统的检测方法是派车到山上采集数据。 由于环境和人类行为的限制,采样范围有限,增加了经济投入和能源消耗,且不准确、不及时。

  物联网所能提供的物质世界的信息数字化过程,不仅拓展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和管理,而且大大降低了获取和传输信息的能源消耗。

  (2)物体的远程控制。 过去,对对象的控制大多是本地化、本地化的。 借助互联网和无处不在的现代通信网络,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物体的控制,跨区域到达任何有需求的地方。 这包括后台计算机系统与前端数字终端双向交互、远程通信、自动控制等技术的集成和应用。 远程控制是数据采集后的后续措施,即与检测目标相关的数据发送到计算中心后,经过自动或手动指令后,通过远程通信向终端发送指令,实现以下功能: 打开、关闭或自动修复。 远程控制的应用可以更好地体现节能减排的效果,更适合点多、地域广、资产分布广的部门,特别适合油田、人烟稀少地区的设施数据采集、 矿山、岛屿、偏远地区,如石油开采机、电力设施、野外移动基站、灯塔、道路设施、农业等。此类应用还有效减少了碳排放,因为节省了大量的人员和资源投入 。 例如,数字油田的采油系统可以通过安装在采油机上的传感器,对油井的温度、压力、产油量、注水量以及井区环境等进行及时检测并实现自动控制,而不 不仅传输前端机的大量传感数据,还可以远程控制油井的运行状态。 改变了人工操作的复杂流程,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提高了采油效率。

  (3)物质世界的智能化管理。 物联网应用的更高层次是智能化管理。 从物质世界获得的数据经过分析和处理后,必须以编程方式管理受控终端和系统。 管理过程引入辅助决策方法、专家系统、仿真、智能识别等技术,实现智能化管理功能。 智能管理通过云计算或软件技术对大量复杂数据进行分析和模拟,最终得到智能解决方案并自动控制实施。 智能化管理提高决策效率和决策准确性,避免大量资源的无效消耗和无用的电力消耗,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例如智能交通中的动态车流预测和路线规划; 利用智能管理技术引导城市交通流量,在交通拥堵时引导每辆车及时获得最佳路线,最大限度地减少道路行驶时间,从而减少油耗和废气排放。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