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需求结构发生显着变化。 涉及仪器仪表领域的产品有很多。 工业自动化仪表及控制系统仍然保持高于整个行业增速的较高增速。 产销量增长34%,反映出我国仍处于能源重化工快速发展时期,但增速比上年高出38%。 下降表明火电、冶金等应用领域的结构调整产生了影响。 环境监测仪器同比增长40%,反映出环境治理、节能减排等对相关仪器的新兴需求。 光学仪器、供电仪器、试验机、地勘地震专用仪器、教学仪器等产品基本保持行业平均增速。 电工仪器仪表、测绘仪器、测试分析仪器、汽车仪器、导航、气象海洋仪器、核测量仪器、电子测量仪器、计时仪器、衡器、医疗仪器等增速低于行业 平均水平,其中一些产品的需求稳定。 生产能力太大; 部分产品技术差距较大,中高端产品市场被进口产品占领,结构调整问题突出。
地区排名悄然发生变化。 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曾经是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的发源地和集中地,条件良好,长期名列前茅。 随着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和调整,基础虽好,但增长速度不快。 今年上半年,这一比例在10%左右。 但江苏、广东、浙江、鲁后来居上,产值已超过北京、上海。 江苏、广东两省外资聚集,仪器仪表行业占比较大,已跃居全国各省市仪器仪表行业第一、第二位。 近年来,浙江民营企业快速发展,已形成区域产业集群。 不仅产品生产规模化、品种齐全,而且具有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典范,位居全国第三。
重大工程仪器仪表出口突破性增长较快,进口增幅较小。 上半年,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出口增长36.4%,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系统、电子测量仪器、试验机、实验分析仪器、医疗器械出口均增长40%以上 。 仪器仪表等增速分别高达76.9%和104.5%,压力/差压变送器、半导体元件测试及通讯仪器、精密天平、分光光度计、X射线检测仪器等部分产品增长迅速。 已经翻倍了。 传统出口产品中,除水表增长65.5%外,电表、燃气表、光学元件、望远镜、显微镜、温度计等增长甚微。 进口增速放缓至7.2%。 光学仪器、大部分电工仪器和医疗仪器均转为负增长。
尤其令人兴奋的是,集散控制系统作为仪器仪表行业的重要产品,在国家重点项目上不断取得突破。 2007年1月,北京国电致远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分散控制系统在河北龙山电厂600MW亚临界机组成功投运,进入商业运行; 手术很成功。 浙江中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散控制系统成功中标鲁南化肥厂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项目; 2007年4月,与中石化武汉炼油项目签约,为500万吨/年四号主装置提供控制系统。 上述突破将有效打破国外公司对国家重点工程重要仪器仪表、控制装置和自动化系统的垄断。
下半年,仪器仪表行业总体将延续上半年的走势,需求和产销量仍处于较高水平,但增速将放缓。 预计全年产销量增速将略高于上年或基本持平。 由于仪器仪表行业对宏观经济的反应较为间接和滞后,明年部分产品增速将有所回落。 在下半年总体平稳向上的发展态势中,将呈现以下特点:
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和控制装置和环境监测分析仪器增长最快,而其他仪器仪表的稳定增长不会改变。 在国家循环经济、环保减排、高效节能、“上大压小”等政策措施下,火电、冶金、建材等行业对仪器仪表的需求 其他中型设备和“五小企业”将大幅下降。 工业装置的大规模、复杂性以及新的应用领域和装置的需求,将使国内企业面临产品技术水平、应用适应性、进入壁垒等诸多问题。 外资企业具有相对优势,会对市场格局产生影响。
企业利润的变化有两种不同的情况。 一方面,由于生产熟练程度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加,部分企业劳动生产率和利润率提高; 另一方面,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力、公用事业等因素的影响,汇率变化等原因,很多产品成本上升,中低端产品的价格竞争与 国内企业之间、外资企业之间、中高端产品之间、外资企业与国内企业之间的产能过剩矛盾日益激烈。 一些企业已经失去了利润。 有下降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