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智能电网标准研究也从2009年开始启动

   2023-08-08 工业品商城36
核心提示:据国家电网公司公布的数据,到2020年,智能电网预计总投资将达到1万亿元。 在这笔“大订单”中,仅电力设备一项就达4000亿元。 智能电网即将催生的巨大产业蛋糕尤为诱人。 今年7月,南京南瑞集团联合其他15家单位发起成立江苏智能电网产业联盟。 3月,中关村智能电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包括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北

  据国家电网公司公布的数据,到2020年,智能电网预计总投资将达到1万亿元。 在这笔“大订单”中,仅电力设备一项就达4000亿元。 智能电网即将催生的巨大产业蛋糕尤为诱人。

  今年7月,南京南瑞集团联合其他15家单位发起成立江苏智能电网产业联盟。  3月,中关村智能电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包括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电力公司、清华大学、四方集宝等50余家单位。

  我国于2009年正式提出发展智能电网。根据国家电网提出的发展规划,智能电网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2009年至2010年规划试点阶段;二是2010年规划试点阶段;三是2010年规划试点阶段。 二是2011年至2010年。2015年为综合建设期; 三是以2016年至2020年为主导升级阶段,到2020年建成全面统一的智能电网体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薛玉生介绍,智能电网产业链包括发电设备、输电设备、变电设备、配电设备六大方面。 设备、用电设备、调度系统。 其中,坚强电网和智能化将是两大支柱。 智能化的一大特点就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打着智能电网旗号上马的备受瞩目的项目涉及汽车、家电、通信、建筑等多个行业。

  令人兴奋的前景和丰富的概念内涵赋予智能电网惊人的调动能力:几乎所有行业和企业都可以构想自己的未来地位。

  薛玉生表示:“在电网的动态监测和实时控制方面,通过电网物理系统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深度嵌入,智能电网还可以与互联网进行良性互动。 此外,清洁能源产业、电动汽车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应用等与智能电网相关的产业也将快速发展。

  “整个产业链每个环节都有机会,关键是看你做什么、怎么做。” 一些当地政府官员表示。

  正是有了这样的认识,地方政府唯恐在这一轮发展中落后或被洗牌,迫不及待地组织规划、整合队伍; 企业纷纷向智能电网、电网公司靠拢。

  在南京智能电网产业联盟成立大会上,一份入会申请表被放在了各参会企业的桌子上。 申请表退回后的统计显示,不少企业加入联盟的意愿十分强烈。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于益新近日撰文表示,智能电网的实现可以降低大面积停电的风险,使大量分布式电源能够并网、并网。 充分利用,可以加强高峰负荷问题和需求侧管理。

他表示,最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涉及技术广泛,智能电网的一个关键目标是产生新技术和商业模式,为经济技术发展提供新的支撑点,实现产业革命。

  正因为如此,为了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得先机,地方政府首先出台规划; 而为了在智能电网的发展中分一杯羹,企业更是频频出手,唯恐落后。

  根据规划,上海锁定新能源接入与控制、电力电子应用和核心器件五个重点发展方向; 智能变电站系统和智能设备; 电力储能; 智能配电网络和智能用户终端; 高温超导等待。 其总体目标是在国内率先建设三个智能电网基地,即智能电网功能示范与应用基地、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研发基地、电网核心设备产业基地。 根据规划,到2012年,上海将力争培育3-5家智能电网产业龙头企业,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智能电网产业集群,产业规模约500亿元。

  《江苏省智能电网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纲要(2009-2012年)》明确了坚持以智能电网建设带动智能电网产业发展,以发展带动智能电网建设的发展思路 智能电网产业概况及2012年、2015年发展思路。产业总产值分别突破1500亿元、3000亿元目标。

  中科院首席能源专家吴建东表示,预计未来5年,智能电网的建设将每年拉动GDP一个百分点,电网还可能开展宽带、电视等业务。 和通信服务。 这将是一个比3G服务更大的产业空间。 仅在智能电表方面,吴建东预测,从2009年起,未来五年有望达到2.4亿台。

  在智能电网的诱惑下,华立药业打破了“线如山”的禁忌,出售旗下制药公司,集中资源涉足智能电网技术和设备。

  航天科工收购两家民营高端电表制造商,声称将利用综合公司平台参与国家智能电网电表设备集中采购招标。 航天科工还表示,智能电网是航天科工确定的三大军民融合工程之一,旨在抓住智能电网万亿商机。

  至于国家电网,徐继平高的收购一度引起业界极大不满,不少电力设备企业感受到了如果不先参与就会被残酷洗牌的信号。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