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国的飞机、卫星、火箭都能上天,但机床漏油却成了悬而未决的问题?根本原因是企业领导者的质量意识不够!”
张根宝表示,行业各界已经认识到,我国机床工具水平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差距在哪里? 例如,我们产品的检验精度很高,但加工精度较差; 精度保持性差; 简单的模仿较多,分析较少; 用户维护保养较差,这些方面都增加了机床出现故障的概率。
张根宝认为,可靠性差主要是企业对可靠性问题重视不够。 例如,设计开发部门只关心功能,制造部门只关心精度,但没人关心可靠性。
另外,在性能方面,没有可靠的设计方法,基本上没有可靠性分析,也没有可靠性测试方法。 当然,前期没有基础可靠性数据的积累。
据了解,大型汽车制造厂如果停工一天,产值损失将达数千万元。 因此,对于汽车制造企业来说,机床的可靠性就相当于效益。 评价机床可靠性指标的重要数据是平均无故障时间。 国外机床大多超过10000小时,而国产机床远低于这个数字。
难怪重要客户愿意多付几倍的价格购买进口机床,却对国产机床心存疑虑。
张根宝认为,国产机床的可靠性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 尤其是现在加快机床工具行业振兴,进一步提高国产机床的可靠性水平已成为业界的一致呼声。
满足客户,当务之急是提升国产机床的竞争力。 目前,数控设备用户普遍反映,除有特殊需求的高端数控设备外,大多数国产数控机床在功能和性能上总体上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但在产品可靠性方面,客户还存在一些不足。 很多担忧。 用户在购买产品时,更注重机床性能或功能的维护,即产品的可靠性。 无论多么先进的数控机床,如果生产线上频繁出现故障,就不会受到客户的青睐,当然也就失去了市场竞争力。
张根宝表示,数控设备的可靠性涉及主机厂的设计、制造、装配、供货和售后服务; 涉及配套件、外协件的供应商、合作厂家; 涉及机床用户的各类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和设备管理部门。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个部门、企业的通力合作。 这种协作环境不仅包括整车厂内部各部门的协作,还包括整车厂与多个配套件和外部件供应商之间的协作,以及整车厂与多个典型用户之间的协作。
现代数控机床作为“工作机器”,具有特殊的可靠性。 有必要结合国产机床的功能和运行环境及可靠性的具体问题,研究协同环境下数控机床的高效可靠性技术,为有效提高数控机床的可靠性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国产数控机床。
虽然近年来,我国开展了数控机床可靠性基础研究,对数控车床、加工中心进行了现场跟踪和可靠性评估,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但由于高科技数控机床的引进,新的隐患和故障模式也随之出现。 为了进一步提高国产机床的可靠性水平,有必要开发和应用新兴的高效可靠性技术,解决数控机床可靠性的新问题。
张根宝表示,可靠性测试技术的研究内容包括早期故障励磁装置的研制; 整机及功能部件测试平台开发; 整机及功能部件的应力、变形检测; 保留测试技术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