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传感器网络或 RFID 视为物联网。 现在RFID应用行业众多,涉及领域广泛,但很多人把物联网等同于RFID。 其实从物联网的概念我们就可以知道,RFID和传感器网络是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等同于物联网。 RFID和传感器网络只是物联网的其中一种应用,而不是全部。
物联网不是万能的,不能解决所有互联网无法触及的领域。 物联网只是互联网应用的延伸,更加智能化、信息化、应用范围更广。 据了解,物联网现在应用于智能交通、环保、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控、养老、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控、食品溯源、 侦查敌情、搜集情报等,很多领域相比物联网发展初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然而,并不是世界上所有的物品都需要联网。 物联网的出现,不仅仅是连接万物。
物联网发展至今,好评如潮,据悉为产业带来的价值超过万亿元。 然而,它的前景真的如预测的那样,只要触及物联网的边缘,就能发家致富吗? 我不这么认为。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吴鹤权曾表示,目前物联网带来的好处主要是间接的,直接的好处比较少。 间接收益来自资源的整合和合理利用,这是物联网给人类带来的最大福音。 换句话说,如果不考虑我国物联网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一味引进物联网相关设备,物联网产生的价值有多少能转化为巨大的产业效益?
缺乏统一的物联网政策法规。 物联网现在涉及的领域多达14个。 但是,如果不出台统一的标准和政策法规,物联网市场的延伸必然会导致这个市场的混乱,影响该领域产业的正常发展。
技术标准缺乏统一和协调。 由于物联网是新兴发展的产业之一,技术手段水平参差不齐,标准也不统一。 同时,由于国家政策法规不一致,技术标准没有人负责协调,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物联网应用的发展。
物联网应用所延伸的多个领域,可以说涵盖了各个行业。 因此,物联网的应用需要呈现多元化的研发和发展,以满足各行各业的需求。
如何保障RFID应用安全体系。 RFID在物联网中的应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RFID实现了产品跟踪和感知的功能,但如果产品信息被他人利用,会带来更大的隐患。
隐私安全问题。 近日,外媒报道西班牙已经开始使用RFID系统管理机场行李,也有报道称一些高档服装店也使用了RFID。 此类涉及个人物品的RFID应用已经不在少数,这就引出了另一个问题,即如何保护这些个人物品的隐私不被他人侵犯,这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