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石化行业使用的电气设备大致分为三类,电热装置、电热装置和控制系统。可以说,可以使用的电气设备有40多种。我们曾经做过调查, 而产值约500亿元规模的企业,每年购置电气设备约2亿元,这仅指工厂建成后常规生产过程中的维护和更换。 我国石油石化行业产值约为6.5万亿元,按此计算,正常的设备维护和更换,大概会产生200亿至300亿元的电力设备需求,这还不包括新增需求 工厂和技术创新,对电气设备也有很大的需求。”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副主任李钟告诉记者,石油石化行业确实是一块吸引电力设备厂商的蛋糕。
据了解,对于石油石化行业来说,除了工艺等技术因素外,原材料和设备是企业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除了机械设备和反应设备外,还有许多为石油石化企业的生产提供动力和控制的电气设备产品。 许多大型化工企业都建设了自己的发电厂和工厂变电站。 除常规电气设备外,生产区还使用防爆电机、防爆灯具等防爆电气产品,是电气设备制造业的重要目标市场之一。
市场虽然诱人,但进入这个市场并不容易。 首先,你必须通过质量和技术壁垒。 “石化行业对电工产品的依赖性很强,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都离不开电工产品的支持。由于石油石化行业很多企业都生产易燃易爆产品,所以与电工相比 电力行业,我们行业对电气设备的防爆有特殊要求,由于石油石化行业大多是流程化生产,需要连续生产,一旦生产中断,就会造成巨大损失甚至重大事故。因此, 对电器产品的质量要求、可靠性要求也比较高。” 李忠说道。 正是出于这种谨慎,石油石化企业在选择产品时特别关注电气企业在该领域的表现。 据称。 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的招标中,某装备制造企业须经3家及以上中国石化企业联合推荐,方可进入中国石化供应链名单。
与电气设备制造业企业分散不同,石油石化行业生产企业相对集中。 虽然企业总数在25000-30000家之间,但2000-3000家企业的产值已经占到了70%,尤其是最大的5家。 全部企业总产值接近一半。 其中,中国石化产值1.5万亿元,约占全行业的2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产值8000亿~9000亿元,占总产值的13%。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和中化集团的产值约为2000亿至3000亿元人民币,中国化工集团公司的产值约为1500亿元人民币。
用户集中已成为石油石化市场上众多电气设备企业的经验。 这种集中,技术要求高,进入市场难度大,对新企业有天然壁垒。 一旦进入这个市场,得到很好的反响,就会产生很强的示范作用,容易进一步发展。
“目前石油石化技术的发展很可能在未来5到10年内为电气行业创造巨大的机遇。” 李忠说道。 他提到的机遇来自石油石化行业的一场革命——生产过程的信息化。 与石油石化行业产值增长带来的电气市场增长相比,李忠更看好这种需求增长。
2007年前我国石油石化工业保持快速发展,年产值增长30%以上。 近两年,这种增长趋势有所放缓。 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产值甚至与2008年持平。但在正常情况下,业内专家认为,实现每年10%至20%的增长速度不成问题。
不过,李忠认为,对于电器设备制造商来说,更应该关注产值的增长。 按照中央要求,石油石化行业正在加强结构转型、优化升级、节能减排、安全环保,强化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素质。 经济效益是当前企业最重要的工作,这将对电气设备产生新的需求。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就是信息化。2005年,石油石化行业的大中型企业基本完成了ERP的部署,2006年以来,企业信息化的重心开始向生产转移。 面向管控一体化,即制造执行系统(MES)的实施,在这一轮转型中,企业的控制系统必须逐步升级为能够支持信息化的智能化系统。面临的第一个重大问题 在升级中,大量的控制系统设备不支持数字化需求,据我们统计,企业上线MES的资金有一半以上用于更换电气设备,主要是大功率等数字仪表 电表和检测设备,改造投资很大。” 李忠告诉记者,“到时候到今天,MES系统的推广还处于起步阶段,距离广泛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像中石油这样的大企业已经做得比较好了。” ,而一些大中型企业这两年也开始关注这个系统,未来随着企业对效率越来越重视,对MES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并且有 未来将对数字仪表、数字开关、数字检测仪等产品产生巨大需求,现在这些产品大多从国外进口,国内电工企业要抓紧跟进。”
此外,节能减排也对电气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 节能变压器、高效电机等节能效果好的产品,以及变频器、电容器等对系统有节能效果的设备将得到更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