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回暖”的声音在发电设备行业四处游荡,你的企业回暖了吗?

   2023-03-10 工业品商城77
核心提示:装备工业上半年同比增加值增长9.2%,与全大行业的增速一致。相比第一季度的惶恐,发电设备显然已多了几许从容。“企业稳回暖迹象明显,总体形势好于预期。”这是中机联执行副会长蔡惟慈在此前会议上的评价。但他也不忘敲响“警钟”,这个数字比上年同期回落15.1个百分点,是近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无论如何,在一片萧条的市

装备工业上半年同比增加值增长9.2%,与全大行业的增速一致。相比第一季度的惶恐,发电设备显然已多了几许从容。“企业稳回暖迹象明显,总体形势好于预期。”这是中机联执行副会长蔡惟慈在此前会议上的评价。

但他也不忘敲响“警钟”,这个数字比上年同期回落15.1个百分点,是近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无论如何,在一片萧条的市场形势下,电气行业近年来“飞奔前进”的形象不得不暂时转换了。

回暖浪潮的过程往往伴随着可期的愿景和诡秘的暗流,如果实现突围,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所在。中机联发电设备中心马桂山给我们行业突围提供了五条“锦囊妙计”:

妙计一,防范风险,这是企业在变幻市场形势下最为关键的一点。

包括通过分析多方面的因素来确定项目排产计划,控制机组的生产节奏。同时控制产能扩张速度、为了调整产品结构,在逐步收缩火电产能,按照国家能源政策合理投资,扩大核电机组、风电机组产能。

妙计二,与时俱进,跟对政策发展才是“上上之道”。

继续鼓励发展水电、风电、太阳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建设项目。同时积极发展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新产品,尤其是在常规火电领域,除发展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外,还应当将注意力转向热电联产、空冷发电机组、循环流化床锅炉、对现有服役机组进行高中压通流改造和热力系统优化,达到提高出力、降低单耗,同时节能减排。

妙计三,发电设备原材料的国产化仍应是我们不断提升的目标,“危”中更具“机”。

加快重机企业技术进步,使大型铸锻件生产能力尽快提高,以满足发电设备制造的需求。

妙计四,出口才是观察回暖表情的重要指标。应加大对发电设备产品的出口补贴。目前,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出口产品数量所占比重越来越大,2007年出口机组500万千瓦,占当年产量的4%,2009年按合同将生产出口机组1800万千瓦,比重将达到18%,上半年已完成904万千瓦。而近两年人民币汇率的变动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兑汇损失,在此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应适当考虑给予出口企业一定的政策性补贴,提高出口退税率。

妙计五,在电力需求增速低于电力装机增速的情况下,调整生产经营策略,弥补在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国产化能力和开发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的欠缺。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及核心技术,这是休养生息时刻不容缓且必须要做的事。

仔细分析这五条妙计,我们不得不多一些忧虑。以电力市场为依托的发电设备行业,在全国发电量自去年10月份连续大幅下滑以来,今年二季度首度转“负”为“正”之后,用电量的复苏并未成为发电设备增长的动力。

在这危机关头,市场并购重组现象值得重视,海外抄底的“欲望”也在很多企业心中蠢蠢欲动。那么,我们的市场回暖是稳固的吗?我们的风电、电站汽轮机带来的回升现象,是真实的吗?

政府投资拉动经济,不仅是上半年国家GDP增长的重要动力,也已成为发电设备各分行业增长的共同点。我们应提防的是,政府单边投资过热会严重透支发电设备市场的未来潜力以及海外竞争能力,并带来比通货紧缩和一般性通货膨胀更为可怕的“滞胀”。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