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2008年,大多数风电开发商都遇到了风电接入难的问题。在已经投入运行的风电场中,由于用电等问题,风电被限制接入电网的情况屡见不鲜发生作为中国最大的风力发电开发商,龙源集团在2008年遭受了超过8000万元的经济损失,由于“难以进入风力发电”。
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是我国第一个正式批准并正在实施的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根据规划,到2015年,酒泉风电基地装机容量将达到1271万千瓦,到2020年达到2000万千瓦。
问题是,受交流输电技术和西北电力市场销售能力的限制,2015年装机容量为1271万千瓦的风电项目必须通过特高压直流输电输送到华中或华北地区。然而,750 kV特高压交流电与特高压直流电的结合,不仅缺乏国内外的建设和运行管理经验,也缺乏国际上成熟的电网网格技术的理论支持。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现状决定了系统可能存在较大的稳定性问题。王宁波说。
在调频调峰问题上,王宁宁表示,甘肃省目前能够承担风电调峰的发电量只有150万千瓦左右,无法满足2010年516万千瓦风电的调峰容量要求。。如果认为西北电网将全面参与甘肃风电调峰,则需要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补偿政策的支持。即使相关政策能够全面落实,五省区能够提供给甘肃的调峰能力也是非常有限的。对于2015年后的1000万千瓦风电项目,西北电网的调峰能力已不能满足当前技术水平下的要求,需要更大范围或新调峰技术来解决调峰问题。
2009年初,我国自行研制、设计、建设的特高压交流示范试验工程正式投运。“今为止,安全稳定运行是中国和电力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工程的角度和整个实践来看,都得到了充分的验证。技术可行性、设备可行性、系统安全性、环境友好性得到确认,为推动我国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家电网公司研究室副主任何昕在2009(第五届)中国分布式能源国际研讨会暨展览会上表示。
月21日,国家电网公司首次向社会公布了智能电网的发展规划,并初步披露了其建设时间表。根据这一规划,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将分三个阶段逐步推进。到2020年,全面建成统一坚强智能电网。那时,分布式电源可以即插即用。
王宁波认为,在国家层面,包括整个世界,只有中国在发展智能电网方面具有特别明显的优势。首先是政策和制度优势。第二个是中国电网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包括美国电网是几十年前形成的,它的设备和技术基础都不如中国。第三,由于中国对电力的需求快速增长,中国自身需要加强电网建设和电力供应建设,而其他许多国家都在专门为建设智能电网而建设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肯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目前还处于高水平阶段,还没有完全发展到技术层面。“也就是说,智能电网目前还处于建设和前期准备阶段,还没有进入实质性阶段。王宁波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