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韩国光伏产业技术出口大有可为

   2023-01-12 工业品商城70
核心提示:钢铁企业消耗能量的主要作用是为冶金生产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形创造高温条件,大量能量以余热和能量的形式耗散。由于载体种类繁多、分布分散、衰变快、不耐储存、稳定性差、数量质量差异大等特点,钢铁企业余热能源资源难以回收利用,导致能源利用效率低下。中国钢铁工业的余热和显热能耗约占总能耗的30%。余热利用有两种方

钢铁企业消耗能量的主要作用是为冶金生产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形创造高温条件,大量能量以余热和能量的形式耗散。由于载体种类繁多、分布分散、衰变快、不耐储存、稳定性差、数量质量差异大等特点,钢铁企业余热能源资源难以回收利用,导致能源利用效率低下。

中国钢铁工业的余热和显热能耗约占总能耗的30%。余热利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动力利用,即将余热转化为电能或机械能;另一种是热利用,即利用余热预热空气、干燥产品、供应热水或蒸汽、加热和冷却。

钢铁企业余热余能资源回收利用是将不同种类的余热余能转化为统一形式的电能,回收不同能级的余热余能资源进行发电,实现钢铁企业余热余能回收的有效途径。采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工艺,将吸热温度较高的燃气轮机循环与平均放热温度较低的蒸汽轮机循环相结合,热能效率为50-60%。通过系统的燃气平衡,年产1000万吨钢铁企业的燃气资源可配套500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年总发电量可达29.2亿千瓦时。

黄导说,从能源利用的效率和经济性来看,利用余热发电或者直接驱动机械作为动力,是最有效的余热利用方式。烧结机冷却器的烟气余热用于蒸汽发电系统,将烟气余热转化为电能,使余热利用效果最大化。

余压、副产气体等二次能源的热利用,在分布式能源和梯级能源利用的概念下,包括蒸汽发生等干燥设备和原料。过去,剩余气体和热量利用还将用于冬季供暖、为员工供应浴室蒸汽和夏季制冷。

“与中国相比,韩国的核电技术不得不领先。中国巨大的核电需求为韩国核电设备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目前韩中核电合作主要以韩国对中国的技术转让为主。”韩国知识经济部能源经济室主任金钟宽表示,韩国政府将优先支持核能,将其作为绿色能源战略的六大增长动力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建立了11座核电站,目前已有20座核电站投入运行。计划2030年核电发电量达到全国总发电量的28%。

此次来华的斗山重工集团是韩国核电行业的代表企业之一。据斗山重工集团董事崔介绍,斗山重工集团供应国内85%以上的电厂设备,还为韩国标准核电站供应主体设备。斗山重工集团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与中国建立了一定的合作关系。它在北京、上海和台湾省设立了代表处,为中国大陆和台湾省的核电站提供主设备和辅机。未来双方的合作方向将集中在气化一体化联合循环电站的技术开发上。

韩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李原宇表示,与中国相比,韩国的太阳能产业起步较晚。韩国政府已将光伏技术列为“绿色增长”早期增长动力所需的九大关键技术之一,并计划在2012年至2020年引进太阳能建造100万套绿色住宅。

他表示,中韩两国在太阳能发电领域的双边合作将以光伏相关技术的联合研究为重点,共同开发市场并建立激励机制,共同制定光伏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则,建立光伏专业人才联合培训体系。

“世界绿色产业市场到2015年将有较大规模,每年增长7%。中韩企业应整合产业和技术资源,提高竞争力,共同开发全球绿色产业市场。”韩国KCCottrell公司总裁李太荣表示,中韩两国能源企业应发展多层次的合作关系,探索以市场为中心、以制造为中心、以技术为中心等多种模式。

据悉,过去中韩两国能源公司的合作主要是以市场为导向,这表明韩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例如,凯希集团在台山热电厂和华阳热电厂的投资项目主要由韩国企业主导。后来逐渐出现了以制造为中心的合作模式,表现为韩方提供技术,在中国制造,将产品销售给第三方,如哈萨克斯坦的GRES-1 ePad Wetscrub换装项目。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