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体系的特点可以用“大、强、新”来概括。中国拥有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体系和第二大能源消费体系,其中钢铁、水泥产量世界第一,电力消费体系和汽车消费市场均世界第二。其次,中国的电网体系非常强大,两大电网公司覆盖13亿用户。再说我们的能源基数很大,现在总量已经超过28亿吨,发电装机已经超过8亿千瓦,但是每年的增长速度还是很快的。我们第一个十亿吨的能源消耗大概是从1949年开始的,基本到了1990年。我们花了将近40年。第二个十亿吨我们用了14年,第三个可能5年就到了。去年是28.6亿吨,如果今年再增加1.4亿吨,就是30亿吨。
分布式能源技术是能源系统技术进步的客观要求。第一,发展分布式能源是提高能源效率的必然选择,如热电联产、冷热电联产、高能效电厂等。其次,推广分布式能源是改善能源结构的必然选择。增加天然气发电和煤层气发电需要分布式发电技术,增加可再生能源比重也需要分布式发电技术。第三,发展分布式能源是能源安全的必要保障。比如去年郴州停电,在没有分布式能源系统支持的情况下,导致供电中断15天。
李俊峰说,智能电网的发展对分布式能源非常重要。比如我们的太阳能屋顶系统,分散式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都要建一些小系统,都要考虑到电网。此外,可再生能源本身具有间歇性、分散性,且大部分远离负荷中心,因此需要强大电网的支持。
最后,李俊峰从辩证的角度分析了智能电网与分布式能源的关系。他说,强大的电网和其他能源系统是支撑分布式能源发展的基础,分布式能源是强大能源系统的组成部分。过去只片面强调分布式能源,不强调坚强电网。但是,没有强大的电网支持,是不可能做好配电的。比如德国的太阳能屋顶系统,用电自己用,没电就送电网。有必要安装智能电表,引入双向计量方式。更重要的是,电网可以接受这样的分布式能源系统。目前我国风电装机不到2%,发电量不到1%。这样的情况下,问题不多。如美国所说,到2030年风电占比25%,欧洲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超过50%时,没有储能电网和储能系统能做到吗?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必须考虑这些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强大的电网是支撑能源系统发展的基础,没有电网就不可能有配电。强大的电网是分布式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承认这是一个历史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