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造船企业赶超世界先进造船企业

   2023-01-04 工业品商城162
核心提示:2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会议强调,为加快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国家必须采取积极支持措施,稳定造船订单,化解经营风险,确保行业平稳较快发展;控制新增造船产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大企业综合实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加快自主创新,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发展海洋工

2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会议强调,为加快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国家必须采取积极支持措施,稳定造船订单,化解经营风险,确保行业平稳较快发展;控制新增造船产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大企业综合实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加快自主创新,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会议指出,今后一要稳定造船企业生产,二要扩大造船市场需求,三要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四要积极发展造船业务,五要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六要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会议决定,今后将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船舶出口买方的信贷资金,将目前对国内远洋船舶的金融支持政策延长至2012年,抓紧研究出台鼓励老旧船舶报废更新和单壳油轮强制淘汰的政策,暂停现有船舶制造企业未来三年的新码头和船台扩建项目, 在新增中央投资中安排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支持新型高技术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和关键配套设备研发。

3月27日,《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细则正式出台。细则提出了加快设立船舶产业投资基金、扩大出口船舶买方信贷规模、购买废弃船舶享受国产远洋船舶政策、享受船厂流动资金贷款优惠利率、获得“弃旧建新”贴息贷款和“注资”支持兼并重组等六项政策,以振兴我国修船、造船、拆解业。

船舶工业是为水运、海洋开发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现代综合性产业,对钢铁、化工、纺织、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当前,我国船舶工业正处于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制定和实施中国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于巩固和提升中国船舶工业的国际地位,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仔细阅读规划,我们不难发现,信息技术在船舶工业的调整和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如厦门船舶工业CIO朱启峰所说,信息化是企业修炼内功不可或缺的动力,信息技术将在船舶工业信息化中蓬勃发展。

研究船舶行业信息化多年的朱启峰认为,船舶制造业具有多工种交叉作业、流程复杂、小批量、多品种、单位产品价值高、无需试生产等特点,是最适合应用信息技术的行业。他认为,造船企业要练好内功,要克服信息化的两个难点。首先,由于首舰建造本质上是一个新产品的试制过程,如果没有准确的设计图纸,首舰的试制成本会非常高。因此,建立三维生产设计和虚拟制造环境一直是中国造船企业优先考虑的问题。其次,除了三维生产设计、虚拟制造环境和集设计、生产、管理于一体的MRP系统的应用外,造船企业的竞争力是中国造船业信息化的重点。在《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影响下,未来船舶工业除了更加重视这两点外,还将在数据产品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商业智能系统等方面大力投入。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于管理层面。中国造船企业与日韩造船企业的差距很大一部分在于管理水平。因此,降低生产过程的复杂性,建立集设计、生产、管理于一体的MRPⅱⅱ,是我国造船企业赶超世界先进造船企业,做大做强造船业的重要途径。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造船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全球竞争。由于其传统的造船模式,造船企业发展非常缓慢。20世纪90年代,中国造船企业开始学习日本造船企业的经验和模式。在向他们学习的过程中,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率先提出了“改变造船模式”的口号,要求下属船厂向现代造船模式学习和转变。在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的领导下,整个行业开始学习现代造船模式,并努力将其现有的造船模式转变为现代造船模式。

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的目的是提高造船生产效率,降低造船生产成本。现代造船模式主要是建立虚拟制造环境,提高生产精度和效率;建立流水线生产流程,提高中间产品的完整性,实现节拍生产,提高生产计划的可控性,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施工成本;建立良好的产品数据库,提高船东售后服务质量,提升船东满意度,最终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现代造船模式的指导下,中国造船业的信息化建设也开始了。目前各骨干船厂都建立了3D设计系统,但基本都是通过引进国外TRIBLE等专业船舶设计系统实现的。据朱启峰介绍,目前国内船舶专业三维设计系统主要由沪东计算机研究所开发,东信软件公司推广。由于成本较低,该系统主要应用于中小型船厂,但目前已在CSSC得到应用。在工信部的支持下,沪东计算机研究所开发的SPD有望成为国内船舶行业自主的3D设计解决方案。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的造船管理解决方案。目前,南方和北方两大航运集团主要依靠骨干船厂开发自己的造船管理系统,重点是生产计划管理和材料计划管理。其中,外高桥造船厂作为最早尝试国外管理软件的先行者,率先斥巨资从韩国引进了Hanna软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国外管理软件应用难度较大,主要是中国船厂的管理模式和文化与国外船厂差异较大,国外管理软件成本较高。所以其他船厂并没有采用国外的管理体系,一些重点船厂主要走的是自主研发的深化之路。最近,用友集团对造船业的ERP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近日,用友在江苏靖江举办2009船舶行业信息化高峰论坛,宣布用友将进军船舶行业,准备为船舶行业提供专项解决方案。业界拭目以待。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