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历史机遇中的理性扩张

   2022-12-26 工业品商城159
核心提示:在当今这个国际产业分工格局逐渐固化的时代,如果没有金融危机这种大的突发状况,可想而知,中国这样的后发国家很难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寻求更有利的地位。危机的出现为中国装备制造企业整合国际产业高端资源带来了短暂的“窗口期”。如何抓住这一机遇,本文将对各位专家的精彩观点进行梳理归类,以期为读者奉上晚餐。(注:除特

在当今这个国际产业分工格局逐渐固化的时代,如果没有金融危机这种大的突发状况,可想而知,中国这样的后发国家很难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寻求更有利的地位。危机的出现为中国装备制造企业整合国际产业高端资源带来了短暂的“窗口期”。如何抓住这一机遇,本文将对各位专家的精彩观点进行梳理归类,以期为读者奉上晚餐。(注:除特别注明外,以下由记者根据观点整理)

跨国并购国际端装备制造资源是一种难得的情况,要理性分析,谨慎操作,抓住这个机会。

在欧洲,尤其是德国,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非常强。以机械制造业为例。在31个类别中,德国在17个类别中占据世界领先地位,同时在27个类别中占据前三的位置。

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大的强,小的精”。德国装备制造业有近万家中小企业,很多都是隐形冠军。在2008年的行业调查中发现,德国机械制造企业中有25%是行业内世界领先的企业,世界前五强企业的比例高达67%。

经过一百多年的积累,德国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在拥有超强竞争力的同时,也成为了全球竞争中的绝对稀缺资源。然而,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由金融投资者主导的大规模投资M&A案例大幅减少,而欧洲旨在进行结构调整和行业重组的M&A活动却大幅增加。

据统计,目前,80%的M&A活动仍集中在欧洲,但值得一提的是,印度M&A近年来在欧洲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活动越来越活跃。以米塔尔钢铁150亿欧元并购欧洲钢铁巨头安赛乐为代表,印度资本在欧洲的足迹已经遍布IT、制药、制造、物流、服务等诸多领域。

开展跨国M&A不仅是国际竞争的需要,也是中国装备制造企业的现实需要。

目前,中国的装备制造业中有大量的低端产品制造商,他们最容易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用户对设备产品的刚性需求日益向高端领域集中。追求更精密、更快速、更复杂、更自动化的设备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订单更快地集中在技术实力强、规模大的企业。但遗憾的是,在国际装备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新浪潮中,中国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并没有得到显著提升。

中国装备制造业升级迫在眉睫,而经济危机恰好创造了获取国际高端产业资源的机会,这无疑是历史性的。格林、海德堡、塔明顿等世界领先企业受到重创,需要外部投资者的帮助,也很少降低并购的“价值”,如果没有危机,在内燃机气缸研磨、先进印刷设备、刹车片等领域,恐怕无人能撼动其地位。

在对国际市场和产业环境不甚了解,缺乏清晰的战略定位和国际化战略,缺乏如何利用国际高端装备制造业资源的思考的情况下,中国企业该如何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冯毅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第一,中企业要有清晰的战略设计,对产业链、行业性质、自身条件以及对国际资源配置的需求有清晰细致的分析。

第二,要知道M&A对象的核心价值,包括行业地位、核心人员、R&D能力、高端客户关系、供应商关系、品牌等等,而不仅仅是一个价格。同时,要充分了解M&A对象的真实需求。

第三,要做好技术操作。具体来说,就是要聘请真正专业的团队,做好尽职调查,制定详细完整的M&A计划和实施方案。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与M&A物品的文化相融合。M&A投资者不仅要通过明确的商业计划稳定员工,尤其是工会,还要坚持长期积极融入企业文化和社会文化。

总的来说,及时获取装备制造业高端资源,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从被选者向被选者转化,是我国企业的商业行为,也是我国企业和企业家国家战略意志的重要体现。然而,跨境M&A不是简单的“买卖”企业,而是一个涉及双方企业的深刻而长期的融合过程。如果把M&A视为买卖关系,就很难成功。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