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让你最大程度感受到节能的魅力

   2022-12-20 工业品商城123
核心提示:智能建筑在中国发展时间不长,属于朝阳产业。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很多制度需要时间去检验。早在2002年、2003年,智能建筑设计及验收国家标准相继出台,但智能建筑施工国家标准一直没有出台。“楼宇自动化系统没有施工规范,工作中没有参考。只能靠自己的经验来解决问题。有些技术问题在我们能力范围内是可以很好解决的;

智能建筑在中国发展时间不长,属于朝阳产业。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很多制度需要时间去检验。早在2002年、2003年,智能建筑设计及验收国家标准相继出台,但智能建筑施工国家标准一直没有出台。

“楼宇自动化系统没有施工规范,工作中没有参考。只能靠自己的经验来解决问题。有些技术问题在我们能力范围内是可以很好解决的;有些涉及土建、给排水等专业技术,我们没有权限,只能交给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很容易对整个智能化项目造成重大影响。”北京一家智能化工程企业的工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随着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行业建筑标准的制定已经被推到了一个紧迫的地步。该智能建筑建设标准出台后,将形成智能建筑从设计到施工的完整全过程标准,有助于智能建筑的发展。

樊顺认为,智能建筑科技含量高,成熟度不够。除了智能建筑建设领域,系统集成和楼宇自动化领域的标准也是空白。技术人员在进行工程施工时,经常摸着石头过河。但随着智能建筑的不断进步,行业标准也会逐步完善。

智能住宅确实方便了业主的日常生活,提高了生活品质。然而,在更多的家庭中,日常生活的节能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我们家每月的电费、水费、煤气费等。,通常只有在我们收到电费和水费的时候才知道前一两个月的能耗量。我们能做的就是向相关部门交费,但对于电和水是如何消耗的,我们一无所知。如果智能家居能让我们对家庭每天,甚至每时每刻的能源消耗都了如指掌,那么我们就能有效的节约。就像我们打手机一样,每打一次电话,我们就可以知道打这个电话的频率,这样就可以知道打这个电话花了多少钱。这样,我们生活中的能源消耗就会更加清晰。这种节能功能是否比开灯关灯等智能功能更实用?

前面说的智能家居,可以随时监控家里的能耗,这只是节能的一个方面。此外,对家中空气质量的监测也能为用户带来节能。

智能家居产品配有室内气候传感器,可以有效监测室内空气质量,如二氧化碳含量,以及室内温度、干湿度等。也可以轻松掌握。通过这样的监测,我们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有效地应用空调、加湿器等家用电器,做到按需使用,避免能耗浪费。

通过在电表、水表上安装传感器,可以随时了解能耗情况,这在前几年的智能家居产品应用中也有涉及。由于技术的升级,当我们现在重新应用这项技术时,所达到的目的不仅仅是知道一个能耗数字。

无论是空气质量的监测,还是水电气的能耗,这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为什么这些年又要强调呢?现在它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比监测数据更重要的是对能源消耗的详细分析,可以清晰的显示出家中能源消耗的具体情况和对比分析,比如哪一天哪一瞬间的能源消耗非常大,或者之前某个时间段的消耗出现了异常等等。,并能根据不同情况提示车主注意。

有了数据的详细分析对比,我们对能耗一目了然,当然也能帮助我们实现有效的节能。可以说,它最大的好处就是每个用户都能感受到钱花在了哪里。

对于建筑标准的出台能否解决智能建筑行业存在的问题,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主任黄久松认为,目前的行业工程标准只是推荐性标准,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缺乏法律强制力,无法对技术人员进行刚性约束,使得各类建筑的智能化质量无法保持在同一水平。

去年,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对北京106栋建筑的智能系统运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30%的建筑智能系统运行不正常,而30%的建筑长期处于瘫痪状态。只有三分之一的智能系统运行良好。

黄九松认为,这种情况的形成与目前行业标准不完善有必然联系。很多工程企业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企业施工标准,规范公司员工的行为,维护项目的施工质量。但目前行业内工程企业实力悬殊,智能化工程建设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系统运行带病的现象比比皆是,很多系统长期瘫痪。

范同顺表示,即将出台的《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对智能建筑中综合布线、信息设施、安防等子系统的安装进行了详细规定,其中首次对系统集成和设备管理做出了技术规范。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