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如何看待智能电网?

   2022-12-15 工业品商城76
核心提示:虽然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不强,但近年来,部分产品在国外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数据显示,去年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39.2%,出口额超过总产值的四分之一。这些数据表明,整个行业的快速增长明显是由出口拉动的,但与此同时,国际市场的变化对整个行业的影响也在加大。出口方面

虽然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不强,但近年来,部分产品在国外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数据显示,去年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39.2%,出口额超过总产值的四分之一。这些数据表明,整个行业的快速增长明显是由出口拉动的,但与此同时,国际市场的变化对整个行业的影响也在加大。

出口方面,以电度表、水表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依然是亮点。目前,中国已成为这两类产品的最大出口国。

行业财务数据显示,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仪器仪表行业需求快速增长,我国仪器仪表行业收入和利润连续五年实现20%以上的快速增长。在经济有望继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今明两年仪器仪表行业整体增长将保持在20%以上。

医学三维重建可视化模拟手术系统(MIPS)的应用程序首先对腹部肿瘤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扫描并采集数据,然后输入到自主研发的医学图像处理系统中,对数据进行快速自动分割和重建。重建的3D模型与患者自身的个体腹部器官完全一致。这时候你可以从前后左右上下等任意角度旋转观察。通过设置器官透明度,可以观察患者肿瘤与体内动脉、静脉、胆管等管道系统的详细位置关系以及与周围器官的粘连程度,从而正确判断患者疾病的手术可切除性。

视觉手术系统最显著的特点是可以设计、规划、反复操作、修正术前计划,直至完全切除病灶,使创伤最小化。该系统有助于提高外科教学和培训质量,减少手术中的决策时间,降低手术风险。

医学三维重建可视化仿真手术系统由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和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五个研究小组的70多名研究人员共同开发。历时两年多,收集了240多名正常人和300多名腹部实质性器官肿瘤患者的腹部ct资料,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研究。

国内外的研究机构已经从事研究好几年了。虽然它们的研究背景、研究重点和应用范围不同,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电网智能化已经成为共识。

在2009年的《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中,有11亿美元用于“智能电网投资计划”的研发。2007年,美国《能源独立与安全法案》也为智能电网安排了45亿美元的补贴资金。奥巴马的顾问在一份关于科技投资对就业增长影响的报告中分析,投资100亿美元建设智能电网可以创造23.9万个就业岗位。对于智能电网的特点,埃森哲定义的关键词是清洁、强大、自愈、优化、交互和经济。华东电网有限公司专家认为,智能电网是针对包括发电、输电、配电、用电在内的电力系统,不断研发新的电网控制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并将它们有机结合,实现从发电到用电的信息智能交换,系统优化电力生产、传输和使用,是电网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

环保主义者相信智能电网是绿色的。据说美国国家电网的使用效率每提高5%,就相当于减少了5300万辆汽车的油耗和碳排放。到2020年,智能电网技术将帮助电力公司减少14%的二氧化碳排放。

在中国,关注它的人主要来自行业。记者在美国关于智能电网的公开论坛上看到,褒贬不一的讨论如火如荼。“智能电网意味着在你的家中安装传感器。你冰箱里有什么,你在卫生间呆了多长时间……都是别人监控的。”这种科幻描述令人捧腹,但不难看出,智能电网正在美国民众中掀起滔天巨浪。

显而易见的好处是:借助智能电网,电力公司可以方便地了解用户的用电量,并可以远程监控各种智能设施。用户还可以通过智能电表了解电网供电情况,获得节能建议,不再担心停电,因为智能电网具有自动恢复的能力。简而言之,电网效率提高了。不仅是最后一公里,目前关于智能电网的研究热点有很多:关注与用户的双向互动;重视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电源的开发和管理;注重商业模式和技术手段的创新;研究与应用并重,产学研高度融合;注意配电和用户环节。

谈及配电网智能化受到关注的原因,我国智能电网专家余旭江博士表示,在输电部分做智能电网会有一定难度。因为分销系统投资不大,见效快,会比较容易。中国的情况不同。IBM建议,区域经济、人口和电力供需的不平衡对电力供应的可获得性、非歧视性和可负担性提出了挑战,因此应考虑在中国发展智能电网。

专家认为,2020年中国总装机容量将超过16亿千瓦。煤、水、风、生产力等能源资源分布很不平衡,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大规模集中开发、远距离输电的道路,这就迫切需要建设强大的电网。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胡学浩指出,西方国家的电网架构趋于稳定和成熟,现在以智能配电网为主;中国的输电网络需要加强。天然气发电在美国、英国等国家是通行做法,但在中国受到燃料短缺的限制。欧洲和日本正在开发家用太阳能发电站,中国可能更有可能安装在西部沙漠地区。

对此,巨思中国智能电网执行董事陈指出,智能电网应该覆盖整个输配电供的各个环节,而不仅仅是与用户连接的“最后一公里”。每个拥有宏大国家发展计划的智能电网都应该选择自己的应用模块。中国输电网发展很快,应该应用于智能电网,不必像某些国家那样集中在配电网。

早在2000年5月,中国科学院院士卢强在其著名论文《数字电力系统(DPS)》中就提出了提升电网自动化水平的观点,似乎也适用于今天的智能电网。他指出,DPS与现有的能源管理系统(EMS)并不冲突。EMS可以被视为主要的DPS。就像高射炮的功能集成到地空导弹上一样,不要指望一蹴而就。DPS是逐渐发展起来的,“逐步可用”。

“循序渐进可用性”吸引了那些能把一切都做成生意的美国人。美国圣地亚哥智能电网的预计寿命为20年,其效益计算显示,年收益约为1.42亿美元,年运维成本约为2400万美元,预计可实现44%的内部收益率和4.1亿美元的净现值。难怪有财力发射卫星的谷歌,把目光放在了地球上,开始制造智能电表。

在美国,最先热衷于智能电网革命的是政府、信息化企业和环保人士,而公共事业并不在第一方阵。有人笑称,专家熬夜做报告,四处游说,不难,但要“呼死你”电力公司立即跟风,进行复杂的基础设施建设,甚至改变商业运营模式,恐怕就不容易了。同时,用实时电价吸引终端用户的深度参与,估计还需要时间。

几乎所有的专家都不反对发展智能电网。他们认为应该由政府主导,研究机构、电力公司、信息公司积极推动,公众广泛参与。英国能源研究中心负责人约翰?劳海德表示,智能电网的普及需要政策支持和大量投资。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