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对机械产品的巨大需求带动了运动控制市场乃至整个自动化市场的快速发展。在2008年之前,OEM对运动控制产品的需求以超过GDP两倍的速度增长。然而,随着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危机的蔓延,给国内加工制造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对于经济危机对运动控制市场的影响,OEM行业的受挫无疑首当其冲。但是,对于不同类型、不同档次的运动控制产品来说,所面临的变化却大相径庭。许多运动控制制造商对其中的困难和机遇有自己的解释。
丹纳赫传动公司技术经理陈志通把目光投向了总需求的层面。他指出,由于运动控制产品应用广泛,涉及工业自动化的各行各业,所以真正的需求还是非常可观的。虽然市场波动不可避免,但波动只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厂商之间的竞争强度,不会造成严重后果。
西门子运动控制部应用技术中心经理段成表示,由于OEM领域需求增长放缓,运动控制产品整体市场正在萎缩。但与此同时,随着更多的机械制造商在危机下开始改变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转向高自动化的产业密集型,以提高产品质量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导向,这一趋势给运动控制产品市场带来的机遇不容忽视。
凌华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应用工程中心总监顾问丁也认为,国产运动控制产品的升级过程仍需全力进行。他指出,国内市场的现状是,最大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低端应用领域。随着自动化能力的提升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运动控制对高端市场的渗透和提升才刚刚开始。在竞争的刺激下,越来越多的厂商将提高产品性能、丰富产品功能作为近期的发展战略。
其实国家对产业的扶持政策也是一大因素。不久前,国务院发布了十大产业振兴调整规划,其中运动控制至关重要,这无疑是其持续增长的重要保障。问题是,它成长的动力有多强?
不难得出结论,对于方兴未艾的运动控制技术来说,其市场增长的驱动力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产业升级带来的运动控制产品的更新换代,国内制造业的多元化现状必将使这一过程继续延伸,其中巨大的市场空间仍有待消化;另一方面,一些新兴行业的快速崛起也为运动控制产品提供了新的拓展空间,甚至可能成为行业先行者的蓝海。
对于行业升级带动的增长,很多厂商都采取了非常重视的态度,对涉及的用户做了一定的分析。西门子的段成认为,由于产业升级,对机械的自动化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一部分需求来自更多的国有和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在确立国内行业领先地位的基础上,开始在国际上拓宽市场;另一部分来自与国外著名机械制造商合作进行本地化生产的企业。这部分市场对运动控制产品的需求主要是特定的。
同时,他也指出,国内还有大量的机械制造企业自动化水平还比较低,处于低端向中低端过渡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企业规模一般不是很大,但是基数很大。这部分市场对运动控制产品的需求主要是普遍性的。
对于新兴产业带来的增长,一些厂商跃跃欲试。其中,风电行业逆势上扬,成为各厂商认可的运动控制产品的主要增长点之一。风电设备中大量使用的运动控制产品,包括控制器、伺服驱动器、变频器、传感器等,无疑将打开一个非常可观的应用空间。另外,目前风电行业的政策优势是其他行业难以比拟的。
对于风电行业这一新兴市场,一些厂商提供了很多专门适应这一行业的产品,其中很多产品在国外已经大规模应用。现在是时候把它们推向中国了。以运动控制系统中的反馈检测为例,宝盟公司推出了一系列编码器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组中叶片角度位置、轮毂低速轴转速、偏航位置速度、电缆放线位置、主发电机转速的检测。尤其是用于主发电机测速的重型编码器,宝盟旗下拥有BaumerHuebner的重型编码器品牌,其HOG9、HOG10等产品非常适用于国内/国外1.5MW、2.5MW、3 MW、3MW的陆上风电机组。随着未来国内海上风机的起步和发展,也出现了HOG11、HOG131等适合海上风机的产品。
丹纳赫公司的郭海东认为,清洁能源领域将给运动控制市场带来巨大的机会。除了风电行业,电动汽车的发展和一些液压设备的电气化改造也将使运动控制产品大有可为。凌华科技的丁指出,除了传统的制造加工业和新兴的电子设备制造业,运动控制的应用行业在广度上也在逐步突破,生物医药、能源、环保等新领域,都开始对运动控制提出很多需求和研发方向。他判断:“运动控制的市场前景在传统制造业的衰退和新兴产业不断涌现的新需求的双重作用下正在调整,但其进步是不可逆的。”
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承认,运动控制领域更激烈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但即便如此,独特的市场环境实际上为一些视角独特的运动控制厂商提供了放大机会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对一些特定的需求采取灵活的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运动机构为例,丹纳赫传动选择了专门为一些大型行业设计一系列电机,甚至为他们设立专业工厂,生产不同种类的定制电机,其中一些电机有适合高温的磁体材料;具有适合深水和高压的包装等级;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高;还有各种包装形式。每种形式都来自一些有特殊要求的行业应用,很难被标准产品覆盖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