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了未来三年我国汽车产业的八大目标和八项重点任务,以及实现上述目标和任务的十一项政策措施。参与研究制定汽车产业规划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黄永和21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规划为未来3年中国汽车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行动纲领和政策保障,具有以下5个鲜明特点。
黄永和说,规划提出的十一项政策措施分别解决了拉动内需、外部环境和汽车产业自身发展的问题。前四项是解决当前内需的政策措施,包括降低购置税、汽车下乡、加快老旧汽车报废更新、清理限制购车的不合理规定等,这些都是保增长的重要措施。
中间三项措施是解决汽车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问题。包括推动和规范汽车消费信贷,规范和促进二手车市场发展,加快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建设。
后四个是解决汽车行业本身的问题。着眼于结构调整,完善汽车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加大技术进步和投资,推广使用新能源,也是产品结构的问题。最后一条是落实和完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目前,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纯电动汽车是国际公认的新能源汽车最佳解决方案,但在充电基础设施完善之前,插电式汽车加混合动力汽车和普通混合动力汽车都是过渡产品。下一步将以纯电动汽车为主,不排除燃料电池汽车。
规划提出了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指出发展电动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产业提升国际地位特别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提出了电动汽车产销规模的重大战略目标。通过改造现有产能,形成50万辆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普通混合动力汽车等新型汽车产业。
新能源战略的主要任务是推进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化,并提出具体要求,如要求企业掌握新能源汽车专用发动机和动力模块的优化设计技术、规模化生产工艺和成本控制技术,建立动力模块生产体系,形成10亿安时高性能车用电池生产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标和重点任务,规划提出了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等五项政策措施,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黄永和表示,加快汽车企业重组,推进汽车骨干企业强强联合和兼并重组,是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产业组织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根据计划,三年内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企业集团数量将从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前10家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到2011年要达到90%以上。
汽车零部件方面,提出支持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提高国内外汽车市场匹配份额。《办法》提出了三项政策支持:一是制定支持汽车零部件企业重组的措施;二是支持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通过并购整合产品资源,开发新产品;第三,鼓励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联合开发制造新产品和关键总成。
黄永和表示,汽车下乡不仅可以刺激农村内需,也有利于自主品牌的发展。从长远来看,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现有农村交通落后状况的重要举措。国家今年拨款50亿元。2009年3月1日至12月31日,对农民购买1.3升以下微型车、报废三轮汽车或低速货车购买轻型货车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由财政部牵头的汽车下乡实施细则已经制定并下发实施。
黄永和指出,近年来,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正如规划中指出的,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自主品牌乘用车发展乏力。规划提出,实施自主品牌战略,着力培育自主品牌,扩大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比重。根据规划,自主品牌乘用车国内市场份额要超过40%,其中轿车超过30%。自主品牌汽车出口占产销量近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