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嵌入式软件领域,面向各行业的应用软件无疑是与传统行业最直接相关的。对于中国嵌入式软件产业的发展,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嵌入式系统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嵌入式产业的发展需要各种资源的帮助,要向应用倾斜,不仅要在研发上,更要在开拓市场上。贾娟也认为,嵌入式软件对工业装备水平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嵌入式软件原本是为特殊设备上的特殊应用而生的,也就是说,嵌入式软件从出现开始就是为应用而生的。
陈希敏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通过分析全球嵌入式软件市场,我们可以看到75%以上的商机来自于“应用”层面,因此任何企业如果真的能解决“应用”问题,必将在市场上取得巨大成功。他认为,中国的软件企业应该说是最接近“应用”的。因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和最大的消费市场,中国的软件企业应该拥有世界上最敏感的市场神经,拥有将市场需求快速转化为产品的R&D能力。尤其是中国的软件企业应该能够真正为客户提供全面的软件产品解决方案。他认为,从目前来看,中国可以说是有市场,有制造能力,有技术,有人才。因此,在嵌入式领域的国际竞争中,中国有这样的基础建立起对全球市场反应最快、对需求响应时间最短、产品研发效率最高的软件R&D生态环境,当然,这需要中国的软件企业克服普遍的浮躁心态,真正做到“内外兼修”。
至于嵌入式系统的应用,EVOC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振军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不断融合,软件应用已经成为所有嵌入式厂商面临的新课题。在嵌入式软件行业,关于“技术导向”和“市场导向”总是有不同的说法。从EVOC 15年的管理实践和市场经验中,公司建立了一套“预研中研改进”的体系。预研部主要负责收集国际同行业的最新动态,包括产品和技术的研发。他们通过调研和信息收集,提出公司的产品研发方向和市场预测,使公司下一步的产品开发有一个准确的目标。在研人员根据公司审核的预研项目开发推出新产品。根据已经售出产品的客户的反馈和新的市场需求,改进人员将更新旧产品,延长产品寿命。
专家认为,要促进嵌入式软件的发展,国家政策不能只停留在政策、税收等表面。,还要深化和细化到应用和市场层面,这无疑会给各行业带来多元化的挑战。随着嵌入式行业应用的多元化,嵌入式行业的人才体系建设也面临着向各个行业细分和深入培养的挑战。
对此,贾娟认为,政策挑战更多来自于各主管职能部门的设立、税收、专项资金、公共服务平台、标准化、组织、应用和推广等方面。嵌入式软件与设备和行业密切相关,需要的技术不仅仅是软件,比如数控机床的五轴联动技术,石油勘探设备的油层分析技术等。因此,应采用交叉融合的培养模式,即与机械、能源、交通、环保等学科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陈希敏认为,国家政策对嵌入式软件应用的支持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企业管理提供支持,如税收、进出口等,积极吸引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参与国家发起的各类科研项目;另一方面,国家可以推动各行业(如网络通信、高清多媒体、工业控制等)建立产业联盟。),通过优势互补快速提高我国嵌入式软件企业的集体竞争力。对于嵌入式软件人才的培养,他认为嵌入式软件人才的特殊性在于培养周期长,由于开发设备和环境的一些限制,进一步压缩了嵌入式软件人才的培养空间。所以他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嵌入式人才的培养必须深入高校,另一方面培养内容要紧密结合嵌入式软件行业的需求。东软在这方面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即高校对应届毕业生的培养普遍采用“实训”制。这一制度大大提高了应届毕业生对企业需求的满意度,缩短了应届毕业生入职后的培训时间,是企业和员工实现双赢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