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高效、深度开发利用电能提供技术装备的电力行业也在蓬勃发展。仅2007年,中国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投资就达1610亿元,电力及火电生产和供应业投资达7908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44.9%和8.7%。
中国的电气行业正在享受增长的喜悦,但也在经历痛苦。年初的冰雪灾害和年中的汶川地震给我国电力行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电力系统和产品的安全可靠性引起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虽然以火电为主的电源结构适合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特点,但大量燃煤电厂的存在也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基础设施建设等强劲的国内需求使中国电力市场持续增长,但金融危机在今年开始蔓延...
那么,中国电力企业如何克服这些“阵痛”,中国电力工业如何在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正因如此,中国电气领域最著名的专家和企业家在本次论坛上进行了深入探讨。
机械工业联合会特邀顾问、中国电气工业著名专家陆燕荪作了题为“中国电气工业三十年成就与机遇”的主题演讲。鲁老结合自身经历、行业观察和调研,阐述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电气行业取得的成就,指出了中国电气行业可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的电气工业必须克服这些挑战,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同时,国家能源局节能与科技装备司司长叶莉、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商务部机电与科技产业司政策处处长文华等专家对我国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和机电政策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我国电气行业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可能的市场空间。
西门子、ABB、阿海珐、欧玛嘉宝、TBEA等国内外电气企业也从企业的角度与与会者分享了他们的成长经历,并展望了他们未来的发展以及中国电气行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电源结构以火电为主,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讨论。根据“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比2005年降低20%和10%。因此,这给电气行业的技术升级带来了机遇,同时也为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但是,追求“绿色”会面临哪些问题,如何克服?这些问题让业内人士苦苦思索。
第九届(即2007年)中国电气工业百强也在本次论坛上揭晓。“百强”中内资企业61家,外资企业31家。
本次百强的入围标准是年产品销售收入64758万元,比上届的51286万元增长26.27%。Xi安电机制造公司以106.8亿元的收入继续位居第一。2007年,第九届中国电力工业百强企业共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654亿元,比2006年增长24.21%。利润总额为185.7亿元,比2006年增长40.47%;利润率为11.23%,略高于此前的9.73%。
同时发布的《2008年第九届中国电气工业百强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07年,内资企业收入和利润增速明显高于外资企业,利润率也快于外资企业,差距进一步缩小。外资企业在大力进军中低端市场,内资企业在大力进军中高端市场。整个市场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竞争会更加激烈。”
报告还指出,近年来本土电动品牌发展前景看好,但整体盈利能力的提升令人担忧,创新能力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