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该系统是融微电脑、传感器、自动控制、集成电子线路、电机、纳米技术、现代机械工程及制造等高新技术于一身的新型自适应传动传感智能自动控制系统,既具有传动、传递、传输、传感、检测、执行、自动控制、自动无级变速、自动挡、数字显示和语音提示等多种功能,又集扭矩、角度、压力、转速、位移传感器功能为一体。系统在传动中进行无级检测,将测出的启动、怠速、轻负荷、中负荷、重负荷和各种负荷交变瞬间及过度性等各种参数变化传送给微电脑,适时进行数字智能处理,自动排除人为操作不准确和其他非标准状态的误操作带来的损失。其使用功能和范围以及各项综合指标和参数已远远超过欧美、日本、中国台湾和大陆厂家目前的成熟产品,为我国汽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电动车等相关产业争取到知识产权保护,抢占了技术制高点。
该系统排除了终端前的传动系统中各种复杂综合因素的影响,直接参与传动传感,自动匹配调整,大幅度减少汽车、摩托车尾气排放,能大幅度降低能源损耗,最高可节能20%,是现有国内外电控电喷成熟技术无法比拟的。系统主要用于汽车、摩托车、机器人、仪器仪表、家用电器、矿山、起重、交通、建筑、轻工、食品、化工、石油、纺织、医药、工程机械、军事乃至航天等智能传动领域。
受访者期待通过增加预警维护和设备诊断功能,增强他们的控制系统,帮助他们管理流程和应用相关的信息。目前,调查中仅有5%的温度控制系统有诊断和预警功能。但75%的受访者希望在2年内增加这些功能,这代表智能温度控制系统具有潜在的强劲需求。
调察中,大约30%的受访者表示使用了某种远程监控技术,另外20%的受访者期待在2005年内增加远程控制技术。75%的受访者期待在未来2年之内增加远程控制系统,2004年的调查数字为50%。调查显示,仅有17%的制造厂使用了无线技术,这个数字期待在2年内将会加倍。
当被问到,“什么是你在2005年工作中面临的最大挑战?”35%的受访者认为是预算紧张,33%声称为如何达到增加生产率的目标。20%的受访者表示2005年会减少预算(2004年这个数字为27%),45%的受访者表示2005年会增加预算,而35%则表示预算与去年相同。2005年,雇员人数期待持平或略有增加,50%的受访者声称2005年没有改变人员,40%的受访者表示未计划增加雇员。
我国宣布正式组建“国家能源领导小组”,由温家宝总理亲自挂帅。这个高级别能源机构的职责是加强对“能源开发与节约”等工作的领导。国家能源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部署了“全面推进节约能源工作”等近期六大工作重点。
快速前进的我国经济列车面临着能源短缺的威胁。去年,全国24个省级电网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拉闸限电,石油对外依存度上升到40%。煤电油运紧绷构成了当前我国经济的主要矛盾之一。
今年全国节能周来临之际,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发表讲话说,上世纪最后20年,我国以能源翻一番支撑了经济翻两番;本世纪前20年,能否以同样的能源增长水平再次支撑经济翻两番,其关键取决于能否真正把我国建设成为节能型社会。
大量存在的能源浪费从反面支持了曾培炎的上述讲话。北京一家媒体的记者近日在走访中发现的现象具有普遍性:一户人家使了4个电炉子;传感器没人修,长明灯竟点了一年多……,电力浪费得让人心疼。而据权威部门测算,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仅为33%,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
正在全国各地开展的节能周活动则展现了节约能源的巨大潜力。上海15家企业单位购买654万度“绿电”,从而让上海成为我国首个探索实施绿色电力机制的城市。作为首善之区的北京,把整个6月份确定为“节能月”。全市30多家三星级以上宾馆安装了20多万只节能灯,照明省电70%;一些商场将空调温度控制在28摄氏度左右,让顾客感到“比较凉快”则已。
我国持续增长的能源需求引起了一些国家的强烈关注。在5月的北京《财富》论坛年会上,发展改革委主任、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马凯强调,我国将立足国内解决能源问题,我国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对世界能源安全造成威胁。
“立足国内,一是开源,一是节流。”发展改革委能源所高级经济师姜鑫民说:“考虑到我国的人均能源储量并不高,因此节约异常重要。”
作为宏观调控中取得的重要认识成果,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节约能源、资源是优化结构的重要目标,要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人们注意到,从战略高度重视节能,正在给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深刻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