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创造了很多机会,特别是中国和印度。这两个最大市场正致力于投资石油和电力工业,而这两个领域正广泛使用安全系统。中国和印度是发展速度最快的市场,目前已经成为继欧洲之后安全系统第二大的市场。
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是世界上临界控制系统和安全停车系统最大的市场。中东将继续是一个大市场。东欧国家正在发展制造设备,并使它们更加现代化,特别关注炼油和其他大规模的制造领域。俄国的油田和炼油业是现代化的后备军,也将推动这一领域对安全系统的需求。
北美和西欧在今后五年内将很少会对大规模的制造设备进行投资,供应商应更加关注向现有制造设备或需要更新的装置提供新的安全系统。
机器人是先进制造装备的典型代表,是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实现生产线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重要手段,更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2000年,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作为主发起人组建起新松公司。目前,新松公司已累计推出了600多台套机器人系统,产品遍布全国汽车、摩托车、机械制造和电器电信等行业,同时形成了三大主导产品: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应用、自动化成套技术装备、仓储物流自动化技术及装备。这些产品全部拥有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部分产品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多项国家空白。其三大主导产品平均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达20%以上,成为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化应用的龙头企业。
2004年10月,新松公司第一期项目———“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工业机器人及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在浑南新松公司的新厂区竣工。该项目具备了年产400台套机器人、50条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即将动工的新松公司第二期项目,将生产服务机器人等其他先进的自动化产品,并大批量生产,以满足市场高速发展的需要。
专家统计,国际上每年工业机器人及生产线的需求大约在1000亿美元左右。正在发展中的中国,工业机器人的需求量更是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年需求量大约为1000套左右,几年后就能形成100亿元左右的市场。拥有近400余人,硕士、博士占1/3的新松公司,发展不到五年时间,年产值以平均40%增幅递增,成为中国最具潜力的企业之一。
公共认可规范是IEC为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而推出的一种新的标准形式。据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欧阳劲松介绍,20世纪80年代问世的现场总线是当今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的主流技术,经20多年的发展日趋成熟。目前,活跃在世界市场的现场总线技术有40多种。在多种总线并存、无法统一的形势下,以工业以太网和无线技术为代表的技术由于具有全球的开放性、应用广泛、价格低廉、全球的软硬件支持、共享资源丰富等特点,不但基本垄断了商业领域的网络通信市场,而且在工业控制领域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并有向下延伸直接应用于现场设备间通信的趋势。IEC于2003年底开始立项制定基于现场总线的实时以太网行规国际标准,实时以太网解决方案已成为现场总线技术新一轮竞争的焦点。
据悉,2001年,我国开始了自主知识产权现场总线技术的研究工作。2003年,我国自主研发的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工业以太网解决方案在化工应用领域一次投入运行成功,并持续稳定运行。该系统的投入运行标志着我国在先进控制系统领域拥有了自主核心技术,也正是在2003年,我国的现场总线技术开始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
实时工厂自动化用以太网通信协议成为IEC的公共认可规范,标志着我国在自动化技术领域拥有了国际认可的自主核心技术,为我国自动化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先决条件,并将对我国工业数据通信和工业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该协议以公共认可规范的形式被IEC发布,也为其进入IEC标准的最终目标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