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电力电子技术是应用电力电子器件来实现对电能的多种变换和控制,采用这项技术制造的电力电子装置实现了用弱电控制强电的功能,具有节能、降耗、省材,提高用电质量的优点。因此,电力电子技术被认为是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的基础,也是新一代的高新技术。同国外相比,目前我国电力电子器件的品种和质量存在很大的差距,新一代的电力电子器件尚缺少生产能力。为适应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大力度支持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的开发和生产,并尽快推向市场。
汽车产业总量增长迅猛,四大企业地位突出,形成以重点企业为核心的产业布局,但整车与零部件发展不平衡。北京汽车产业总产值由2000年的106.2亿元增长到2003年的456.1亿元,年均递增62.6%;北京现代、北汽福田、北京吉普和北汽有限四大企业2003年整车产量约占北京全行业的76.9%;北京现有汽车工业企业主要分布在以现代为中心的东部,以戴—克为中心的东南部,以福田为中心的东北部;但是2003年整车与零部件的投资比例为9:1,发展不平衡,影响了汽车产业链的形成。
装备制造业总量持续稳步增长,部分产品优势明显,产业趋于集中,但还需要加速产业资源的并购重组。工业总产值由2000年的378.2亿元增长到2003年的544.1亿元,年均递增12.9%;2003年发电输变电、仪器仪表及自控系统销售收入占北京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的34.7%。同时要支持有比较优势的企业迅速做强做大,发展专业化配套型中小企业,构建产业支撑体系。
生物工程和医药产业增长迅速,总量较小。2003年生物工程和医药产业总产值增长率为25.3%,但是绝对量仅仅为106.2亿元。
都市产业发展平稳,食品饮料业地位突出,布局相对分散。工业总产值由2000年的471.1亿元增长到2003年的545.7亿元,年均递增5%;都市型企业分布在北京12个区县,布局较为分散。
石化产业发展稳中有升,龙头企业地位突出,优势产品众多,但是耗水量多。总产值从2000年的419.6亿元增长到2003年的489.8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9.6%,年均递增5.9%;燕山石化作为石化产业的龙头企业,主导产品质量、生产规模、效益均居国内领先地位。乙烯、加工原油、合成橡胶、苯酚丙酮、丙烯酸、彩色荧光粉市场占有率分别居全国第2、10、1、1、1、1位。但是石化产业用水大约占工业用水总量的13.6%,超过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四个产业用水的总和。
工业开发区总量贡献较大,产业相对集中,单位面积土地产出较高,但是土地投资密度参差不齐。2003年,28个工业开发区入区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34.5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33.0%;2003年,全市开发区内电子信息产业、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生物工程和医药产业、都市产业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各产业的比重分别达到87.7%、43.9%、42.7%、70.1%、29.5%; 2003年,全市28个开发区入区企业工业产品销售额为1632.5亿元,单位面积土地平均产出为4630万元/公顷;但是调查统计10个开发区土地投资密度平均3283.7万元/公顷,最高的达6397.8万元/公顷,最低的为620.8万元/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