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特种机器人尤其是家用机器人将成为市场主流,在机器人产业中将有一半以上的产值来源于家用机器人。日本经济产业省计划5年内实现家用机器人的实用化。为确保消费者使用机器人的安全,日本经济产业省已经在早些时候根据机器人的用途制订一系列安全标准。
专家分析,美国将机器人技术列为警惕技术,主攻的是军用机器人技术;欧洲主攻的是服务和医疗机器人技术;日本政府则看到发展仿人机器人对日本综合国力和综合集成技术的带动作用,开始从国家角度支持仿人机器人研究,将机器人技术列为未来几年里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希望在机器人产业上占得先机。
到了以工业为主导的现代社会,中国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工控计算机在中国已经走过了由对工具改造的构想到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应用、服务的历程,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有效地推动着工业自动化、测量自动化和信息化产业朝着面向未来的标准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从而也推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
作为中国工控行业的领军者,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站在中国工控业发展未来的高度,与中国计算机学会工控机专业委员会联合发起、筹建中国工控博物馆,馆址设在研祥科技大厦。
作为设在中国的世界第一家工控机博物馆,它将为中国工控业的发展留下可考的痕迹,记录中国工控业的发展历程;完成中国工控技术的积累和总结,实现与西方国家在工控计算机时代的共荣共进;同时实现其作为博物馆的收藏、研究、展示和教育的功能,积极致力于中国工控行业的发展和中国现代化信息建设。
据悉,中国工控博物馆将于2006年8月31日正式开馆。目前,关于博物馆的各项工作正在紧张的筹备中。其中,“馆徽征集”活动和“馆名题写征集”活动已经先期开展,详情敬请登陆嵌入式国际网站查询。
生产集中度较高。韩国机床生产厂较有名的是大宇重工、现代重工、维亚(WIA)、斗山等。韩国2003年机床产值中,大宇31160万美元,现代18890万美元,维亚16530万美元。这三家企业总计为66580万美元,占韩国当年机床总产值(205900万美元)的32.3%,即三个机床企业的产值为全国的三分之一。
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积极开发新产品。韩国机床大都自己拥有知识产权,且十分重视新产品的研究开发(研发费占销售额的8%以上)。如为满足用户需求,大宇和维亚都积极开发研制了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并快速推向市场。
以汽车工业带动机床工业。汽车工业是机床的主要用户,韩国的主要机床生产厂(现代、大宇)都是大汽车生产集团的一部分。这对供需紧密配合、互相促进很有好处。因有大集团的背景,能做到起点高(无论是开发还是出口)、出手大。更由于韩国重工业较发达,其机床工业发展将更有后劲。
数控化率较高。韩国机床工业起步较晚,所以一开始就注重数控机床的发展。目前其机床产值数控化率为88%。韩国产的数控车和加工中心档次还略高于中国台湾地区的产品。同时其人均年销售额也较高,如大宇公司可达人均30万美元左右,已进入世界前列。
在出口上下大功夫。韩国机床出口金额逐年增加。在出口的做法上,韩国企业不是从“小打小闹”起步,而是在世界机床名展上努力与世界著名企业同台亮相,在摊位面积和布置上引人注目。如大宇重工在汉诺威和芝加哥国际机床展上摊位面积都和日本大隈公司相近。大宇公司2001年起注重我国的CIMT国际展,并一直在争取成为境外展商摊位面积最大的企业。与此同时大宇公司的产品对中国的出口快速增长。我国从韩国进口机床2003年比2001年增加了2.83倍。进口加工中心2003年比2001年增加22倍。2003年韩国机床出口比1986年增加了近22倍。
韩国机床生产企业设备数控化率高,一般约占80%。使用高质量设备才能生产出高质量机床,这是不言而喻的。韩国机床生产厂特别注重用本厂生产的机床武装自己,这就大大提高自产设备的可信度,也使用户能更相信你的产品质量。
抓数控,抓出口是韩国机床工业迅速发展的关键。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和韩国都是机床进口国。经过20多年的发展,韩国已发展成为机床主要出口国,而我国的国产机床市场占有率却逐年下降,也就是说进口机床在逐年增加。
20多年来,我国机床工业的发展成绩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和承认存在的不足。我国机床出口虽然也在逐年增长,但增幅不高。出口产品的产值仅占生产总产值的10%左右。这个数字十几年来一直徘徊不前,近年来还略有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