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仪表制造业如何实现智能化升级?

   2021-10-08 工业品商城115
核心提示:智能电网的核心在于,构建具备智能判断与自适应调节能力的多种能源统一入网和分布式管理的智能化网络系统,可对电网与用户用电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和采集,且采用较为经济与安全的输配电方式将电能输送给终端用户,实现对电能的配置与利用,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能源利用效率。而智能电网建设设备的核心技术,和仪器仪表有关
        智能电网的核心在于,构建具备智能判断与自适应调节能力的多种能源统一入网和分布式管理的智能化网络系统,可对电网与用户用电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和采集,且采用较为经济与安全的输配电方式将电能输送给终端用户,实现对电能的配置与利用,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能源利用效率。而智能电网建设设备的核心技术,和仪器仪表有关的可不少。主要体现下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是电能表、电量变送器等,智能电网的核心与本质都要求包括电能表、电量变送器、指示仪表及各类采样设备在内的电工仪器仪表,向多参数智能信息采样终端方向发展。智能终端也将具备集中信息采样、统一调用、分布式处理等功能,同时,可以按需传输、存储与显示,并具有即插即用功能。
  二是传感器,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在智能电网建设中,传感器可检测电量、非电量等方面的问题。
  三是电子元器件,电子元器件是电子元件和小型的机器、仪器的组成部分,其本身常由若干零件构成,可以在同类产品中通用;常指电器、无线电、仪表等工业的某些零件,是电容、晶体管、游丝、发条等电子器件的总称,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可少不了它。因此,仪器仪表的发展,对智能电网存在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当前,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变革迅猛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日益成为制造业的主要趋势。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升级,以及劳动力成本逐年提高,人口红利逐步消失,传统工业、制造业领域企业的智能化、自动化转型升级以及以5G产业、智能制造、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高速发展为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此外,国内传统产业推动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在重大工程、成套装备、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海洋工程、环境治理、检验检疫等诸多领域对仪器仪表需求进一步释放,智能化仪器仪表设备的开发大大拓展了仪器仪表设备应用深度与广度。
  然而,目前我国仪器仪表厂商整体技术和产品质量与国外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仪器仪表中高端市场主要采用国外品牌产品,国内品牌产品主要进入中低端市场。
  仪器仪表制造业作为我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智能制造升级也极大地影响着“中国制造2025”的进程。近年来,中国智能制造推进体系基本形成,关键领域实现突破,试点示范成效明显。在国家层面实施了305个试点示范项目,生产效率平均提高近30%。
  目前,我国全面推进智能制造的条件已经成熟。一方面,智能制造核心装备供给能力不断增强,集成服务能力持续提高。我国已成功突破和应用一系列关键技术装备,包括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等。另一方面,智能制造的基础支撑能力不断夯实,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日渐完善。
  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和资源消耗,威胜集团、天康集团、和利时、重庆川仪、顺昌虹润等仪器仪表制造企业也积极实施智能制造,打造智能工厂,提升企业竞争力,以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益。
  应当看到,在推行智能制造的过程中,我国仍面临核心技术装备、支撑软件、控制系统等受制于人的情况,需要在智能制造供给侧加强技术创新,满足智能制造发展需求。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