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交易完成后,斯林达会满足国内压力容器资质法律法规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引入佛吉亚先进的产品和管理体系,以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屠硕说到。
他还指出,目前斯林达已经拥有了从I型瓶到IV型瓶的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全系列产品,未来合资公司在产品研发方面将会重点布局。“我们后续会在逐步优化管理的同时,将氢瓶型种根据国内外特定市场政策出厂要求进行完善,针对性的开发一些大容积气瓶来满足客户的需求,例如重型卡车等。”
产能方面,目前斯林达拥有每年3万支的氢瓶产能,合资公司成立后,产能会大幅度提高。不过,关于生产基地和产线布置等详细事宜有待双方进一步披露。对于合资公司所聚焦的市场,双方负责人均表示,当前主要针对中国市场,但是不排除一些特定的国外市场。
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生产1199辆,销售1177辆,同比分别下降57.5%和56.8%,结束了自2016年以来连续4年的增长态势。
对于这一现象,白立松分析指出,2020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受疫情影响全年燃料电池汽车产销所有下降,但是从今年开始会有一个很好的发展,且2030年-2035年中国实现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的大规模应用,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到100万辆的发展目标不会改变。
对于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市场展望,白立松亦持乐观态度。“佛吉亚在氢能行业已经投资多年,我们认为氢燃料电池汽车是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到2030年整个氢燃料电池汽车全球销售额将在170亿欧元左右,就佛吉亚自身情况而言,我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全球销售额达到5个亿欧元,到2030年达到35亿欧元。”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达成此目标,佛吉亚除了收购中国高压气瓶厂商斯林达,还在今年早些时候与米其林创建了一家名为Symbio(森碧欧)的合资公司,开发燃料电池电堆系统。据悉,双方的合作未来将跨越欧洲、中国和美国,以实现氢燃料电池系统的量产。
在此次上海国际车展上亮相的氢动力卡车模型就整合了由Symbio(森碧欧)开发的燃料电池电堆系统,该系统可为重卡提供紧凑型、高效率的解决方案,净功率达到150kW。据白立松介绍,单体电堆系统净功率是75KW,双电堆系统的净功率是150kW,根据需要系统还可以扩展至更高功率,即放两个双电堆系统,净功率可达300kW,可以适用于重型卡车的需求。
“佛吉亚储氢系统和燃料电池电堆系统可以带来很高的价值,这两大产品组合将占到氢能源出行全系统价值链的75%。”白立松颇为自信的说到。
不过,作为千万辆级别的汽车供应商,白立松坦言,目前仅有几千辆的氢燃料电池汽车要实现大批量生产应用,降低成本非常重要,基本上到2030年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成本要降到现有成本的25%,而这正是佛吉亚的强项之一。
中芯长电(开曼)于2014年8月成立,为一家于开曼群岛注册成立的获豁免有限公司,目前,分别由中芯国际、国家集成电路基金、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电科技”)及高通公司拥有55.87%、29.31%、8.62%及5.86%权益,剩余0.34%的权益由目标公司的多名员工共同持有。
中芯长电主要从事芯片封装业务,2016年与高通合作进行14nm晶圆凸块封装,2017年与高通合作进行10nm晶圆凸块封装,是中国大陆第一家拥有10nm先进工艺技术节点产业链的半导体公司。
中芯国际认为,公司从交易中将获得正面投资回报。董事也认为,股份转让协议的条款公平合理,属正常商业条款,而交易符合公司及其股东的整体利益。
预计获利2.31亿美元刨除预计税费0.21亿美元后,中芯国际预计该交易的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1亿美元。中芯国际有意将交易的所得款项净额用于公司日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