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视觉发展,推动行业技术升级

   2021-06-07 工业品商城151
核心提示: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重要分支,机器视觉是通过图像传感器接收和处理真实物体的图像,以获得所需信息或控制机器人运动的技术。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向着智能化方向演进,工业场景对机器视觉技术的需求持续推进着工业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 奥地利BISO公司首次将柔性刀片梁和可变切割台长度的优点与三维变量(3D Varioflex)
       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重要分支,机器视觉是通过图像传感器接收和处理真实物体的图像,以获得所需信息或控制机器人运动的技术。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向着智能化方向演进,工业场景对机器视觉技术的需求持续推进着工业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
       奥地利BISO公司首次将柔性刀片梁和可变切割台长度的优点与三维变量(3D Varioflex)切割设备相结合,使收割机收割豆类作物时,割台损失降低。刀梁的高度在25厘米以上可移动,刀梁在地面上的受力情况,则由切割台平行横梁支撑架上的力传感器测量,具有主动适应地面的能力。  
  工业镜头是机器视觉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部件,直接影响成像质量的优劣,影响算法的实现和效果。目前我国工业镜头市场的国外品牌有德国施耐德、Linos、美国Navitar、意大利Opto、日本CBCComputar、KOWA等,大多是老牌镜头厂商,技术积累雄厚,品牌影响力较大,在市场优势仍较大。国内厂商在工业镜头领域发展迅速,大多体量相对较小,走高性价比路线。从市场规模来看,近年来中国工业镜头市场增速较高,2019年产业规模约为7亿元,同比增长46%。
       大型打捆机智能减振装置,通过智能振动控制,使拖拉机和打捆机的振动降到很低水平。其工作原理是,根据GPS接收器中加速度传感器的信号和拖拉机内部的信号,可调整打捆机的脉冲频率,以使速度设置的周期性变化补偿打捆机引起的振动,提高驾驶员的操作舒适性。  
  工业相机是工业视觉系统的核心零部件,其本质功能是将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要求产品具有较高的传输力、抗干扰力以及稳定的成像能力。随着机器视觉在工业领域上的应用越来越深入自动化层面,工业相机的功能也日渐趋于智能化。工业相机被认为是自动化行业具备光明前景的细分市场,2019年市场规模达到4.1亿元,同比增长14%。
       技术亮点:收割机作业时,该系统根据实时和地理参考植被数据计算回归模型,通过3D立体摄像机、预测驱动程序,并利用机器学习方法,综合收割机所有传感器数据,对收割机的速度和设置进行调整,控制喂入量,使作物收割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根据中国机器视觉产业联盟(CMVU)调查统计,目前进入中国市场的机器视觉企业和中国本土的机器视觉企业(不包括代理商)已经超过200家,产品代理商超过300家,专业的机器视觉系统集成商超过70家,覆盖全产业链各环节。随着国内机器视觉企业向工业领域渗透,工业视觉解决方案供应商向上游核心零部件领域拓展,国产品牌逐渐发挥出本土优势,视觉装备和解决方案的市场占有率逐渐攀升。2019年,国产品牌占工业机器视觉市场的比重上升为48.66%,国外品牌占比51.34%。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