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识别迎来崭新机遇

   2020-06-12 工业品商城240
核心提示:面部识别也被称为人脸识别,可见其发展之初是以人类的脸部为应用对象的。事实上,面部识别的商用此前的确集中于人类生活的各个场景。但如今,国外一些企业开始探索将面部识别技术应用在动物领域,例如海洋的主要成员鱼。  目前,在全球大多数国家,鱼类都是主要的食材来源。特别是鱼类的营养价值被广泛宣传,更是推动其
       面部识别也被称为人脸识别,可见其发展之初是以人类的脸部为应用对象的。事实上,面部识别的商用此前的确集中于人类生活的各个场景。但如今,国外一些企业开始探索将面部识别技术应用在动物领域,例如海洋的主要成员——鱼。
  目前,在全球大多数国家,鱼类都是主要的食材来源。特别是鱼类的营养价值被广泛宣传,更是推动其成为人们餐桌上的菜肴之一。据公开数据统计,来自全球海洋养殖场的鱼占据了消费市场的半壁江山,并且这一比列还在持续上升。
  不过,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健康因素对鱼的产量影响甚大。如果能正确、及时应对鱼群、乃至某一条鱼的健康问题,那么将有利于大幅提高产量。因此,开发“鱼脸识别”技术正成为很多海洋养殖企业的选择。
  据了解,当前“鱼脸识别”技术主要针对大西洋鲑鱼。通过“鱼脸识别”技术,海洋养殖企业能够快速获取鲑鱼的眼睛、嘴巴和鱼鳃等“面部”特征,收集到关键的一些数据,从而追踪鱼群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那些患病的鱼。
  业内专家表示,及时发现疾病无论对于人类还是对于鱼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鱼脸识别”技术可以识别患病的鱼,提高诊治准确性,并降低鱼群死亡率。据预测,如果能够应对鱼类疾病,将可以为全球海洋养殖业挽回数十亿美元的损失。对于很多企业和以海洋经济为主的国家来说,“鱼脸识别”技术所带来的价值与意义是巨大的。
  从楼宇安防到机场、火车站安检,从金融服务到公共服务,从身份验证到移动支付,面部识别技术应用的范围不断扩张,市场潜力持续兑现。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面部识别市场规模超过40亿美元,到2022年,市场规模有望增长到78亿美元。
  由于国情、法律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面部识别在我国的发展显然更为迅速。相比之下,西方国家在面部识别等技术的应用上还有一定疑虑,特别是很多普通民众高度重视个人信息安全,不愿意向公共机构或是企业让渡隐私权利。
  的确,在互联网愈发普及,智能化、数字化快速推进的今天,虽然生活、生产更为便利,但是也导致网络安全隐患日益严峻。人们的个人信息被轻易收集、利用,甚至是非法转卖。面部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收集的数据都是人体关键特征信息,具有性和稳定性,一旦被泄露将产生严重后果。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