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6年,国务院就部署了消费品“三品”专项行动,出台了《关于发挥品牌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把“创品牌”作为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提高有效供给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需要的战略抓手。
正如中国质量协会会长贾福兴所言,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声誉的中国品牌,对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加快转型升级、激发新的增长活力、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为此,近日国务院又同意设立“中国品牌日”,进一步彰显品牌建设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5月2日下午,中国政府网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品牌日”的批复》。国务院正式回复国家发改委,同意自2017年起,将每年的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这是将“发挥品牌作用”上升到了的高度,迈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推进供给侧改革强有力的一步。
浙江省作为经济为活跃的省份之一,打造“浙江制造”品牌,是浙江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推动浙江制造业迈向中水平的有效途径,更为“中国品牌日”的创建和发展培养企业实力。
早在2014年便成立“浙江制造”认证联盟,全力打造“浙江制造”认证品牌,推进浙江企业品牌建设工作,这与“中国品牌日”的创建理念不谋而合。目前,浙江省已成功制定“浙江制造”标准165项,关键性指标全部超过国家和行业标准,甚至达到国际先进标准,同时开展“浙江制造”试点培育行业91个,试点培育企业344家,发出“浙江制造”认证证书70余张。
以浙江台州为例,台州市通过“浙江制造”认证企业10家,占全省17%,位列第3位;台州的“浙江制造”品牌建设试点县共7个,数量为浙江省。台州市紧紧围绕“制造之都”的建设,着力打好“育牌、创牌、用牌”这“三张牌”。
据悉,2016年,台州的“浙江制造”获证企业和浙江企业销售额达582亿元,同比增长14%;品牌产品出口额41亿美元,同比增长8%;企业销售收入775亿元,同比增长8%;企业利润总额885亿元,同比增长17%。可以说,在台州“浙江制造”品牌溢价呈现出越来越高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