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器人产业将进入中速增长期

   2020-03-12 工业品商城191
核心提示: 一、行业将进入中速增长期  中国机器人产业将进入中速增长期,2020-2023年复合增速16%。通过与日本机器人产业发展对比,及对工业机器人密度重新测算和与发达国家对比,我们认为中国机器人产业将进入中速增长期,预计2020-2023年复合增速16%,高于欧美日国家的5%;新增机器人本体76万台,对应本体市场1194亿元(299亿元/年
  一、行业将进入中速增长期
   中国机器人产业将进入中速增长期,2020-2023年复合增速16%。通过与日本机器人产业发展对比,及对工业机器人密度重新测算和与发达国家对比,我们认为中国机器人产业将进入中速增长期,预计2020-2023年复合增速16%,高于欧美日国家的5%;新增机器人本体76万台,对应本体市场1194亿元(299亿元/年),对应集成市场4776亿元(1194亿元/年)。
   二、行业拐点临近
   我们提出跟踪和预测市场需求的“成长+周期”模型,行业拐点临近。人力成本上升和机器人投资回收期缩短驱动机器人使用密度持续提升,带来成长性,决定机器人中期的市场空间;汽车(需求占比35%)、3C(需求占比23.5%)是机器人两大下游,其终端销量及固定资产投资向机器人需求传导带来周期性,决定机器人短期的市场波动。
   我们发现汽车和3C销量及固定资产投资是1年期先行指标,日本对华出口是半年期先行指标,中国机器人当月产量是月度指标。基于对以上数据分析,我们认为产业2019Q4 有望触底、行业拐点临近。新能源、5G等新兴产业投资带动,食饮、医药等传统制造业降本增效,是两大需求驱动因素。
   三、国产进口替代是长期逻辑
   国产进口替代是长期逻辑,不同产业链环节进程有快慢,系统集成环节已实现逆袭。中国已初步具备全产业链替代的实力,但不同环节替代进程有快慢:系统集成快,基于工程师红利和本土化优势已经实现逆袭,但商业模式的限制长期来看无法出现具有统治地位的巨头,选好下游细分领域是关键(看好汽车电子);本体其次,硬件技术趋于成熟,国产加速追赶,通过掌握运动控制技术提升附加值和走差异化路线是被验证的正确方向;核心零部件后,技术含量高、向上突破难度大,但一旦突破可以享受长时间技术红利。目前外资巨头扩大在华本体产能以辐射亚太市场,国产减速器接受度将逐步提高,长期来看有望和日本成为双寡头。
   市场已进入集中度提升阶段。产业高速发展后回落调整,国产企业优势扩大,竞争格局逐渐清晰,龙头将强者恒强。国产模式百花齐放,寻找有核心运动控制技术优势的本体龙头和选对细分下游的系统集成龙头。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