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做好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四个方面研究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
商务部颁布了落实“互联网+”的专项行动计划——《“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旨在加快互联网与流通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流通产业转型升级,创新服务民生方式,释放消费潜力。
国家能源局正式确定《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大纲》和12个支撑课题,将结合我国国情以及能源分布特点,明确我国能源互联网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
另外,“互联网+”普惠金融、“互联网+”制造业也在筹划中。一系列“互联网+”政策文件的制定与实施,驱动传统产业加快互联网化。
针对当前我国宽带发展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问题,总理连续三次督促宽带提速降费。此后,工信部和三大运营商积极响应,加快落实网络提速降费。
在政府层面,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要求大幅提高网络速率,加快推进全光纤网络城市和4G网络建设;工信部公布《关于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相关政策简要情况》,提出14条举措推进网络提速降费。
在企业层面,中国移动推出十二大提速降费举措,争取到2015年底,流量综合资费同比下降35%以上;中国联通全面启动“全网大提速”,宽带用户网络速率全部免费提升一倍,并保持原资费不变;中国电信围绕带宽价格、流量费用、通信费用等提出十大举措提速降费,并推出了流量不清零、流量可转赠等优惠措施。 智能制造发展掀开新篇章 全国各级政府持续发力,智能制造进入快速发展期。5月19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智能制造是建设制造强国的主攻方向,提出了制定智能制造规划、实施智能制造重大工程。
今年上半年,工信部组织开展了《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聚焦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服务6方面,批准实施了94个智能制造专项项目,开启了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新篇章。
天津市发布了《天津市智能制造重大科技专项》,计划利用3年的时间,打造5至10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打造10个以上智能制造特色产业集群。广东省发布了《广东省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拟建10个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江门市政府、恩平市政府与沈阳机床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以智能制造示范园区和先进机械装备制造业基地为主要内容的智能制造样本。
3月18日,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要“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推进行政审批网上办理”。多地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推行网上行政审批,推进行政审批体制改革。 天津市滨海新区、南京江北新区、宁夏银川等地成立行政审批局,将发展改革委、经济信息委、建设交通局、环保市容局等部门的审批职责连同部分审批工作人员划转行政审批局,全面推行网上审批、流水线式审批、并联审批流程,审批与监管分离,实现一部门一站式审批。
截至2014年底,南京市经过5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已由2001年的1738项减少到290项。银川实行市民大厅“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对审批全过程实时监控、过程跟踪和督查督办,同时实施申请要件、办理程序、收费依据及标准等审批服务事宜网上公开,500多项审批及服务事项实行了集中受理、集中审批、集中办理的模式,审批效率平均提高75%。天津滨海新区“行政审批服务网上办事大厅”网站目前可以受理事项达200项,平均承诺办结时限由8.75天压缩到5.74天。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政务服务在线化取得重要进展。政务服务在线渠道向移动端转移加速。政务微信成为政府施政的新平台,截至2014年12月底,全国政务微信总量达到40924个,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党政部门、直属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主体,其中,广东省以政务微信总量占比15.0%位居榜首。
政府在线服务开始与云服务、电子商务、网络支付等社会平台级应用集成。如,浙江省与阿里云、支付宝等进行合作,整合了40余个省级部门、11个地市和90个县(市、区)政务服务资源,实现了省市县的数据直连,市民可像逛淘宝一样在网上办理所需的政务服务。
政府数据开放进程加快,继北京、上海、武汉等城市推出政府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平台后,贵阳发布了大数据交易平台,截至2015年6月,已有11省市开设政府数据交易账号,为政府数据有效流动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前,线上和线下融合正由零售、酒店、餐饮等服务业向制造业加速渗透,一大批制造企业通过O2O融合线上线下终端渠道,创新商业模式,探索个性化定制、按需制造等新型生产方式。
北江纺织利用移动O2O平台打造在线设计中心,实现了在线设计、远程下单、按需定制等环节的实时协同。广州尚品宅配打造了新居网在线设计服务O2O平台,通过互联网收集用户数据,进行家具个性化生产。
淄博柴油机总公司通过互联网建立起独具特色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有效协同1100多家机械制造供应商、2400多家内燃机市场用户。海尔利用互联网搭建创客平台,打造以小微经营体为基础的扁平分散化管理模式,实现企业生产组织从集中到分散、从趋同向个性化发展。徐工集团通过构建工程机械互联网,对机械设备开展在线实时监测、远程故障诊断等智能服务。小米公司总部只负责研发设计,而小米手机的制造、物流等业务均外包给其他企业,实现分散化生产。洋河酒厂推出白酒行业的线上营销线下经营O2O模式的“洋河1号”配送酒行,满足了消费者线下场景购酒便利性的需求,成为白酒行业O2O模式的先行者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