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不少城市的养老院和社福机构已经引进服务机器人,为老人提供陪聊解闷等服务。例如杭州社会福利中心便引进名为“阿铁”的机器人,它通过五百万像素镜头识别老人行为,并可为之分析生理数据、施展远程医疗救助、提醒吃药,还会与老人互动、为之奉上跳舞等节目。而天津则在社区的独居老人家中推广养老机器人,实时监测老人生活中的突发情况。如果老人感到不适,可及时通过机器人与养老院联系,获取救助。
物联网为选择居家养老而子女又时常不在身边的老人提供了安全保障。通过在智能家居系统中部署相应的传感设备,构建监控网络,老人在家中的生理状态、活动情况可被其本人及子女实时掌握。一旦老人突发疾病或是不慎摔倒,系统可及时向其子女或医疗机构发出警报。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一些企业甚至推出了可以预测老人未来一段时间发生摔伤或出现疾病概率的物联网系统,能够让其家庭早做预防,规避风险。
此外,针对很多老年人居家养病而又常常忘记或不遵医嘱服药的情况,部分医疗机构和科技公司已经研发出病人专用可穿戴设备,医生可通过这类装置远程监测病人在家的服药与养护情况,进而提出建议和警示。
行走能力下降是老年人普遍面临的问题,为此,英国伦敦设计工作室Shiro Studio于2017年8月设计出一款3D打印手杖,该产品采用多孔结构,质量很轻,圆滑的三叉式手柄创造出舒适手感,解决了传统手杖的不少固有问题。
对于腿脚十分不便的老年人来说,手杖已经不足以支撑其行走,他们需要助行器的帮助。美国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于2017年12月研发出一款3D打印助行器,与传统助行器不同的是,设计者将车轮放置在一个悬挂结构中,该结构由轻质柔性的硅胶材料3D打印而成,能够大限度将在不平地面上移动产生的震动消解掉,为老人带来更加平稳舒适的使用体验。
因伤病而致残或瘫痪的老人,其晚年就注定封闭而单调吗?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让他们同样拥有精彩世界。
2017年9月,美国明尼苏达州一家养老院尝试构建“老龄化创新与技术中心”,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其核心技术便是虚拟现实。养老院为老年人打造了个性化的VR娱乐系统,丧失行动能力的老年人可以通过VR设备享受多样化的视觉产品,用以提高记忆力、远程社交,减压或获取老年教育资源。
虽然智能制造技术能够为我们的晚年提供安全保障,提升生活质量,但人终究是情感动物,是社会动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子女们有空还是多回家陪陪爸妈,而老人们也可以积极参与晚年社交,即使老了也不妨结识新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