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模具加工的现状很难适应当前的形势

   2019-08-09 工业品商城180
核心提示: 快速原型(RP)技术,又称快速成形技术,是当今世界上飞速发展的制造技术之一。快速成形技术最早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

 快速原型(RP)技术,又称快速成形技术,是当今世界上飞速发展的制造技术之一。快速成形技术最早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美国3M公司、日本的小玉秀男、美国UVP公司和日本的丸谷洋二,在不同的地点各自独立地提出了RP的概念,即用分层制造产生三维实体的思想。1986年快速原型(RP)技术获得专利,这是RP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与此同时,其他的成形原理及相应的成形系统也相继开发成功。1984MichaelFeygin提出了薄材叠层(以下简称LOM)的方法,并于1992年推出第一台商业成形系统LOM-10151986年,美国Texas大学的研究生C.Deckard提出了选择性激光烧结(简称SLS)的思想,稍后组建了DTM公司,于1992年开发了基于SLS的商业成形系统。ScottCrump1988年提出了熔融成形(简称FDM)的思想,1992年开发了第一台商业机型3D-Modeler

  当前电源产业占主导地位的产品门类有:各种线性类稳压电源;通信用ACDC开关电源;DCDC开关电源;交流变频调速电源;电解电镀电源;高频逆变式整流焊接电源;中频感应加热电源;电力操作电源;正弦波逆变电源;大功率高频高压直流稳压电源;绿色照明电源;化学电源;UPS电源;可靠高效低污染的光伏逆变电源;风光互补型电源等。而与电源相关的技术有:高频变换技术;功率转换技术;数字化控制技术;全谐振高频软开关变换技术;同步整流技术;高度智能化技术;诸多的电磁兼容相关技术;各种形式的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各种保护技术;并联均流控制技术;脉宽调制技术;各种变频调速技术;各种智能监测技术;各种智能化充电技术;微机控制技术;各种集成化技术;网络技术;各种形式的驱动技术和先进的工艺技术。  

  为了满足制造业对RP的迫切需求,近年来,在我国政府资助和支持下,一些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积极开展RP研究,并取得较大的进展。

   我国最早在快速成型技术方面开展工作的有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和北京隆源自动成形系统有限公司。这些单位早期在开发系统设备方面各有侧重。清华大学引进了上个世纪90年代先进的SLA-250光固化成形设备,成立了激光快速成形中心,开展快速成形技术的研究。当前他们已研制出世界上最大的LOM双扫描成形机,已提供给国内的汽车制造企业,研制成功的多功能快速造型系统MRPMS已打入国际市场,自主开发的大型挤压喷射成形RP设备SSM1600SSM成形尺寸已达1600×800×750mm,也居世界之首。西安交通大学多年来一直致力于SLA的成型材料和设备的国产化,并因此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华中理工大学在政府的支持下开始进行RP技术研究,已向市场推出商品化的LOM成型设备。目前,该单位已对LOM设备进行了系列化的开发,同时还成功地推出商品化的SLS设备。该校还利用复膜技术快速制造铸模,翻制出了铝合金模具和铸铁模块。研究成果已经商品化的还有北京隆源公司开发的AFS300激光快速成形机(SLS),该公司的RP服务中心已为工业企业单位制作了许多精密铸模。

   此外,南京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北工学院等在该领域也做了许多工作。例如在基于快速成形技术的快速制造模具方面,上海交通大学开发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铸造模样计算机辅助快速制造系统,为汽车行业制造了多种模具。目前,部分国产RP设备已接近或达到美国公司同类产品的水平,价格却便宜得多,材料的价格更加便宜。我国已初步形成了RP设备和材料的制造体系。近年来,在国家科学技术部的支持下,我国已经在深圳、天津、上海、西安、南京、重庆等地建立了一批向企业提供快速成形技术的服务机构,并开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推动了快速成形技术在我国的广泛应用,使我国RP技术的发展走上了专业化、市场化的轨道,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