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供应链:驱动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引擎

   2025-11-07 工业品商城8
核心提示: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绿色供应链已不再是企业可选项,而是迈向高质量发展、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绿色供应链的核心在于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理念与技术深度融入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一个环节,从而最小化对环境的影响,最大化资源利用效率。一、 绿色供应链的核心理念与目标绿色供应链旨在贯穿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绿色供应链已不再是企业可选项,而是迈向高质量发展、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绿色供应链的核心在于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理念与技术深度融入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一个环节,从而最小化对环境的影响,最大化资源利用效率。

一、 绿色供应链的核心理念与目标

绿色供应链旨在贯穿产品设计、原材料选取、生产制造、包装、仓储运输、销售使用直至报废回收的全过程。其目标是:

• 最小化环境影响:识别并管理供应链各环节的绿色属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污染物产生和资源消耗。

• 最大化资源利用效率:优先选择可再生、可回收的材料和技术,推广循环经济模式,提高资源周转率。

二、 推动绿色供应链的关键实践路径

指南详细阐述了绿色供应链建设的多个关键实践方向:

1. 大力推动绿色供应链设计:

1. 理念融入:将低碳化、循环化理念贯穿供应链设计。

2. 材料选择:优先使用可再生、可降解的绿色材料,逐步淘汰非绿色材料。

3. 技术应用:推广绿色设计技术,开发高可靠性、易包装运输、易拆卸回收、低能耗、低排放的绿色产品。

4. 包装优化:推动包装减量化、可回收,推广可循环运输包装。

5. 物流组织:优化物流模式,推广标准托盘、周转箱(筐)等循环共用,提高清洁能源车船应用比例。

2. 积极开展绿色采购:

1. 制度完善:制定并完善绿色采购管理制度,按照绿色产品标准,提高绿色采购比例。

2. 供应商管理:鼓励企业评定并管理绿色供应商名单。

3. 能力建设:供应链主导企业应定期开展绿色采购培训,引导供应商实现绿色化发展。

3. 深入推进清洁生产:

1. 工艺技术:优先选用绿色工艺、技术和设备,降低生产过程的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2. 能源管理:高耗能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实现精细化管理。

3. 循环生产:推行循环生产方式,促进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提升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4. 逆向回收: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建立废旧物资逆向回收体系(自主、联合、委托回收)。

5. 再制造产业:鼓励企业发展再制造产业,推广应用再制造产品。

4. 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

1. 核算与标准:供应链主导企业积极探索产品碳足迹核算,牵头或参与行业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的制修订。

2. 数据共享:鼓励上下游企业开放共享碳排放数据。

3. 人才培养与咨询:联合行业协会培养碳足迹核算人才,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4. 信息披露:鼓励建立产品环境声明(EPD)平台,披露碳足迹等环境影响信息,实现上下游互认采信。

结语

 绿色供应链的建设,是制造业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品牌形象、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通过在设计、采购、生产、物流等全环节融入环保理念与技术,并以碳足迹核算为抓手,企业不仅能够履行社会责任,更能通过资源优化和效率提升,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推动绿色供应链发展,将为中国制造业迈向更高端、更智能、更可持续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