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驱动,中国工业经济奏响回升向好强音

   2025-11-04 工业品商城8
核心提示:在宏观经济复杂多变的全球背景下,中国工业经济正以蓬勃的姿态,奏响一曲回升向好的强音。来自权威人士的解读,勾勒出一幅工业生产稳健增长、高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市场主体信心增强的积极图景,预示着高质量发展正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巨轮前行的强大引擎。区域与行业亮点纷呈:工业大省大市引领增长引擎纵观全国,区域经济发展

 在宏观经济复杂多变的全球背景下,中国工业经济正以蓬勃的姿态,奏响一曲回升向好的强音。来自权威人士的解读,勾勒出一幅工业生产稳健增长、高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市场主体信心增强的积极图景,预示着高质量发展正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巨轮前行的强大引擎。

区域与行业亮点纷呈:工业大省大市引领增长引擎

 纵观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竞相迸发。在全球31个区域中,有28个区域的工业增加值实现了同比增长,显示出广泛的经济增长动能。其中,江苏、山东、浙江、福建、湖北等9个产业基础雄厚的区域,其增长速度更是跑赢了全国平均水平,成为拉动整体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在50个重点工业城市层面,深圳、苏州、合肥、南通、台州、东莞等城市同样表现抢眼,实现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这些工业强省和工业大市,正实实在在地震扮演着“挑大梁”的关键角色,为整体经济的稳健运行提供了坚实支撑。

 产业层面上,41个细分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7个行业实现了增加值的同比增长,增长面较去年扩大了22个百分点,这标志着工业结构正朝着更加优化和多元化的方向迈进。装备制造业持续领跑,一季度增加值同比增长7.6%,为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了2.4个百分点,其装备支撑和增长带动作用愈发凸显。消费品制造业生产端也出现明显改善,一季度增加值同比增长4.2%,成功扭转了自2022年4月以来的低迷态势,展现出市场需求的复苏潜力。与此同时,原材料制造业保持了平稳增势,一季度增加值同比增长7.5%,其中有色、化工等行业的增速更是超越了整体工业水平,显示出产业基础的稳固。

高技术引领,新兴产业蓄势待发

 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是,高技术制造业和新兴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高技术制造业的生产活动明显回升,一季度增加值同比增长7.5%,较去年四季度的增幅加快了2.6个百分点,这背后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化深度融合的成果。

 新兴产业的领航产品更是保持了令人惊叹的高增长。以太阳能电池为例,其产量同比增长高达20.1%,而与光伏产业息息相关的多晶硅、单晶硅的增速更是飙升至50%以上。在更为广泛的新能源汽车领域,一季度产销分别实现了28.2%和31.8%的同比增长,标志着绿色交通产业正进入快车道。

在此背景下,相关管理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为企业积极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明确指引和有力支持。

发展机遇叠加:韧性市场与充足动力

工业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得益于市场需求的有力支撑、经营主体的充足信心以及发展动力的持续源泉:

• 市场需求旺盛: 一季度,制造业投资同比大幅增长9.9%,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保持0.8%的增长;汽车销量同比激增10.6%,家电类商品消费也增长了5.8%。尤为关键的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正在加速释放巨大的市场潜力,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空间。

• 经营主体信心十足: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实现了连续增长,制造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1.9%,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对3.6万家重点企业进行的最新调查问卷显示,高达76%的企业预计其产值在第二季度将实现增长或保持稳定。

• 发展动力澎湃: 截至2月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较上年底净增1.9万户,总数已达50.1万户,显现出产业集聚效应的不断增强。178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发挥着高质量的引领示范作用,而4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更是成为了推动重点行业和领域创新发展的强大力量。

面向未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展望未来,工业和信息化相关部门将持续坚定地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于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全过程。核心在于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推动高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从而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目标是加快构建一个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根本原则。

 在具体实践层面,将扎实推进稳增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激发新的发展动能,并妥善化解潜在风险,巩固和增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通过一系列前瞻性的战略部署,中国工业正昂首迈向一个更加创新、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