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智能装备,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产业格局。在这场全球性的技术竞赛中,广东省展现出敏锐的前瞻性和强大的执行力,将目光锁定在人形机器人、空天装备、深海装备这三大极具潜力的未来产业集群。通过前沿技术的持续创新与深度应用,广东正积极构建面向未来的产业新高地。
人形机器人:“AI时代的工人” redefined
作为未来智能装备领域最受瞩目的方向之一,人形机器人正迅速成为各大科技企业竞逐的焦点。2023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优必选科技成功登陆港交所,正式摘得“人形机器人第一股”的桂冠,标志着人形机器人产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优必选科技将战略核心聚焦于人形机器人的工业制造、商用服务和家庭陪伴三大应用场景。其中,智能制造被视为人形机器人实现大规模应用的首个突破口,预示着人形机器人将深刻重塑AI时代的劳动形态,将人们从繁重、重复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广东地区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广东省的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营收已达616.4亿元,增加值111.4亿元,稳居全国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第一梯队。截至2023年8月,广东拥有相关人形机器人企业39家,数量位居全国首位。广东省发布的 《未来智能装备产业集群行动计划》,更是明确提出要充分整合广东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积累的优势,汇聚全球创新资源。目标是力争在2-3年内,初步建立广东省人形机器人的创新体系,并在“大脑”(智能控制)、“小脑”(感知系统)和“肢体”(执行机构)等关键技术环节取得突破,确保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安全、高效供应。
“飞向蓝天”:空天技术应用场景的广阔拓展
空天装备,是广东未来智能装备战略布局的另一重要维度。2023年6月7日,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以“一箭26星”的壮举刷新了我国一箭多星的最高纪录。这款令人瞩目的运载火箭,正是由中科宇航公司参与研制的,并且是其在广州南沙生产的首批火箭之一。中科宇航作为国内首家混合所有制商业航天企业,是广东首家商业航天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其发展壮大为广东空天产业注入了强劲动力。
广东省拥有得天独厚的装备制造实力和临海低纬度地理优势,这为发展空天产业提供了坚实基础。《未来智能装备产业集群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将支持广州南沙、黄埔等地规划建设航天航空产业园区,致力于打造电动垂直起降无人驾驶飞行器(eVTOL)产业高地和应用场景示范区。同时,计划加速发展中低轨道卫星和北斗产业,并积极探索卫星通信与地面5G、物联网的深度融合。通过加强与央企及国际顶尖企业的合作,大力引进全球优势航天力量和重大项目,广东正着力构建完整的商业航天全产业链。
在空天装备的重点工程中,飞行汽车是备受关注的新兴领域。2023年2月27日,由峰飞航空科技自主研制的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盛世龙”,成功完成了从深圳蛇口邮轮母港飞往珠海九州港码头的公开演示飞行。此次飞行将原本需要2.5到3小时的地面车程,缩短至惊人的20分钟,是全球首次公开演示的跨海跨城eVTOL航线。
尽管飞行汽车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但嗅觉敏锐的广东车企已纷纷抢先布局。广汽研发的飞行汽车GOVE于2023年6月26日在广州南沙首发并实现全球首飞。而小鹏汇天自主研发制造的第五代飞行汽车“旅航者X2”,已于2022年10月在迪拜完成了海外公开首飞,并设定了在2024年实现飞行汽车量产的目标。《未来智能装备产业集群行动计划》进一步强调,将积极拓展北斗导航、卫星互联网、飞行汽车、跨介质飞行器**等空天技术在经济民生、应急救援、灾害监测等多元化应用场景中的落地,充分发挥空天技术在服务社会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
“潜入深海”:深海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篇章
除了能够“叱咤蓝天”,广东的未来智能装备同样能“遨游深海”。深海装备的发展,正成为推动广东从海洋大省迈向海洋强省的关键驱动力之一。
《未来智能装备产业集群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将聚焦开展海底原位感知、深海勘查开发等深海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计划旨在推动海底钻采装备、深海环境监测装备、深远海科考船、深海钻探作业平台等关键装备和核心零部件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为此,广东将大力加强高水平科研院所、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着力培育一批国际领先的深海装备产业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从而全面增强深海装备的研发、设计和高端建造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