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中国“智造”:政策扶持、多元应用与全球视野下的机床产业新格局

   2025-10-11 工业品商城3
核心提示:在国家政策的强力驱动和下游多元化需求的拉动下,中国机床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迈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从战略布局到具体应用,从国内市场的深度开拓到海外业务的稳步拓展,中国机床产业正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蜕变的崭新篇章。政策赋能:为高端装备制造业注入“强心剂”近年来,我国一系列支持高

 在国家政策的强力驱动和下游多元化需求的拉动下,中国机床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迈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从战略布局到具体应用,从国内市场的深度开拓到海外业务的稳步拓展,中国机床产业正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蜕变的崭新篇章。

政策赋能:为高端装备制造业注入“强心剂”

 近年来,我国一系列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密集出台,为机床行业创新与自主可控注入了强大动力。从国家层面的宏观指导,到支持高端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数控系统、功能配件等关键领域的具体细则,再到税收抵扣等微观层面的激励措施,都清晰地传递了一个信号:国家正全力支持工业母机产业向高端化发展,驱动整个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不断提升。

 这些政策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发展方向,更重要的是,它们正实实在在地驱动着机床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速技术突破,致力于破解“卡脖子”难题,从而推动中国机床产业的整体升级。

下游多元应用:千行百业离不开“工业之母”

 机床作为“工业之母”,其产品广泛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其中,汽车行业是机床最主要的下游应用市场,占比高达40%。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国,连续14年稳居世界第一,这为机床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增量空间。随着新能源汽车向轻量化、一体化方向发展,一体化成形的异型结构件的加工需求,更是为高端数控机床,尤其是五轴机床的应用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航空航天:占据17%市场份额的航空航天领域,是高端机床应用的又一战略高地。随着中国民航业的快速扩张,预计到2041年,中国机队规模将达到10,007架,成为全球最大单一航空市场。飞机整机制造的巨大产业链带动效应,以及以叶轮叶盘为代表的复杂曲面零件必须由高端五轴联动机床加工的特性,使得航空航天领域对高端装备国产化替代的需求极为迫切,为国内机床企业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 模具行业(13%)、工程机械行业(10%)等,也对各类机床设备,特别是重切削大型加工设备有着持续的需求。尽管2022年受宏观经济和疫情影响,工程机械行业经历下行调整,但随着市场逐步磨底,预计2024年销量降幅将收窄,为机床需求带来改善。

出口新亮点:全球视野下的竞争力跃升

 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机床工具商品出口表现亮眼,同比增长0.3%,延续了自2019年6月以来的贸易顺差态势。 顺差额达到72.4亿美元,同比增长18.0%,这显示出中国机床产品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正在稳步提升。

 与此同时,我国主要机床企业的海外业务占比也呈现上升趋势。海天精工、纽威数控、亚威股份等头部企业,其2022年海外收入占比已超过10%,其中亚威股份更是达到了21.59%。这得益于我国机床产品向高端化发展,逐渐在全球市场赢得了更多认可。未来,随着技术实力的增强,中国机床的海外业务有望实现更大规模的放量。

未来展望:需求增长与更新换代驱动产业新发展

 展望未来3-5年,中国机床需求有望在制造升级趋势的推动下持续提升。金属切削机床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更新需求:考虑到金属切削机床一般10年的设备更换周期,预计2023-2025年,更新需求将分别带动57.46万台、64.66万台、67.48万台的市场规模。

2. 新增需求:伴随中国制造业的持续扩张,预计2023-2025年,制造业投资平均增速5%将带来13.90万台、11.67万台、12.26万台的新增机床需求。

 综合计算,预计2023-2025年,金属切削机床的总需求将分别达到71.36万台、76.33万台、79.73万台。而金属成形机床也将稳步恢复,主要以更换需求为驱动,预计同期需求量分别为15.17万台、23.39万台、21.28万台。

 在政策的支持、多元化应用市场的牵引以及全球竞争力提升的驱动下,中国机床产业正迎来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中国机床有望在未来的全球制造业版图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