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造新篇章:AI赋能中国机床,五轴联动引领产业“弯道超车”

   2025-10-11 工业品商城3
核心提示:在波澜壮阔的科技革命浪潮中,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着全球工业的面貌。尤其在中国机床产业,AI技术的深度融合,正为行业智能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预示着一个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的新时代。AI赋能下的机床智能化:从“纸上谈兵”到现场实践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以及强大的算力平台,共同催生了

 在波澜壮阔的科技革命浪潮中,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着全球工业的面貌。尤其在中国机床产业,AI技术的深度融合,正为行业智能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预示着一个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的新时代。

AI赋能下的机床智能化:从“纸上谈兵”到现场实践

 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以及强大的算力平台,共同催生了以深度神经网络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大大缩短了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之间的“技术鸿沟”。AI凭借其通用的数学原理和广泛的适用性,正逐步渗透到工业的各个角落。

然而,对于众多工业企业而言,投入AI应用往往面临着结果不确定性的挑战,这使得决策过程尤为谨慎。尽管政府政策积极推动了一批先行企业进行尝试,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机械加工领域,AI在现场设备层面的大规模、成功实践案例仍相对较少。

ChatGPT浪潮:点燃AI发展的全新引擎

 2020年OpenAI推出的GPT-3,以其庞大的参数规模,开启了大型语言模型的先河。随后,人类反馈强化学习(RLHF)、代码预训练、指令微调等一系列策略的出现,赋予了模型更强的推理能力和任务泛化能力。2022年底,搭载GPT-3.5的ChatGPT横空出世,以其逼真的自然语言交互和多场景内容生成能力,瞬间引爆全球AI热潮。2023年,GPT-4的发布,更是将AI能力推向新的高度,具备了多模态理解与生成能力。

这场由ChatGPT催生的AI发展新浪潮,为机床行业带来了新的契机。

高端数控机床的智能化升级:“AI+数控系统”的融合之路

 在技术层面,高端数控机床的核心正日益依赖于集成了AI芯片的智能化数控系统。通过融合先进的AI算法,将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智能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机床正朝着**“自主感知-自主学习-自主决策-自主执行”**的新模式迈进,实现真正的智能化。

 当前,许多数控系统企业已推出了具备智能化功能的数控系统。它们通过增加传感器(增强加工状态感知能力,汇聚加工数据)、运用AI算法挖掘数据知识,甚至支持用户开发APP实现机床控制的智能化。

• 国际巨头引领:西门子、发那科、海德汉等海外企业已纷纷推出智能数控系统,展现出领先的技术实力。

• 国内企业奋起直追:国内的华中数控推出的华中9型智能数控系统,实现了质量提升、工艺优化、健康保障和生产管理等智能化功能,让数控加工“更高、更快、更智能”。其系统搭载AI芯片,实现了毫秒级实时预测与推理;集成了数十个智能应用App,构建了开放平台;并具备动态响应仿真功能(数字孪生)。科德数控也推出了GNC62数控系统,支持数字孪生、在线监控等,并具备强大的二次开发接口。

 AI+技术的发展,为中国机床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通过在这一领域实现技术突破,中国企业有望在高精度、高性能机床技术上“弯道超车”。

五轴联动:高端制造的“关键先生”与国产替代的战略前沿

 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是指机床的基本直线轴(X、Y、Z)和附加的旋转轴(A、B、C)中的任意两个轴能够同时运动,从而能够任意调整刀具或工件的姿态,实现对空间复杂曲面的精密加工。根据不同的机械结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可分为双摆头、俯垂型摆头式、双转台式等多种形式,广泛应用于各类复杂工件的加工。

 技术壁垒高,应用领域广:五轴联动数控技术难度大,集成了计算机控制、高性能伺服驱动和精密加工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装备制造业自动化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对于航空发动机的叶轮、叶盘、叶片,以及船用螺旋桨等关键工业产品的加工,五轴联动几乎是唯一的加工手段。出于战略考量,发达国家一直将五轴数控系统及机床作为战略物资,实行严格的出口许可证制度,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实施技术封锁。

 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国产替代加速:在中美关系持续紧张的背景下,国内航空航天等关键领域需求持续增长,加上疫情影响,国内高端数控机床进口量明显下降。这加速了国产替代的进程。2022年,我国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市场规模首次突破百亿。自2016年以来,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销量整体呈持续提升趋势,2021年销量已达到985台。

 新兴产业驱动,市场机遇凸显: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加速转型,精密模具、新能源、航空航天、轨道交通、3D打印、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的迅速崛起,带来了大量对高端五轴设备的需求。在高端装备国产化替代的背景下,国内机床企业正迎来新的广阔市场机遇。

 国产厂商迎头赶上:虽然目前中国高端五轴设备市场仍以外资品牌(如DMG MORI、GROB)为主,但北京精雕、科德数控等内资厂商的市场占有率正在持续增加。此外,受益于航天军工、船舶等行业的发展,埃弗米、拓璞、航天壹亘等厂商在特定领域也保持了快速发展。随着国家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关键领域加大科技投入,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未来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需求量将进一步显著增加。

 中国机床产业正站在智能化升级的时代风口,AI技术的融入,特别是五轴联动数控技术的突破,将是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