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12日,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官网公布了《重庆市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为重庆打造万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描绘了清晰的蓝图。该《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重庆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产业的营业收入将突破5000亿元,为建设“制造强市”注入强劲动力。
“356”产业体系构建,锚定装备制造新方向
装备制造业作为制造业的“脊梁”,其智能化、数字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本次发布的《行动计划》以推动装备制造智能化数字化为主线,明确了以建设成渝地区世界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为宏伟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重庆将重点构建一个“356”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产业体系,即:
• 3大优势产业集群: 重点聚焦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山地农机装备、先进动力装备,巩固并提升重庆在这些领域的传统优势。
• 5大特色产业集群: 积极培育并壮大无人机及通航装备、智能电梯、传感器及仪器仪表、智能输变电装备、内河船舶等特色产业,形成错位发展、互为支撑的产业格局。
• 6大板块为支撑: 涵盖智能制造装备、智能农机装备、智能交通装备、智能动力装备、智能电气装备、智能检测装备等关键领域,为整个产业体系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
八大重点工程,注入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为确保《行动计划》目标的顺利实现,重庆将聚焦关键环节,实施八大工程,全方位、多角度地推动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产业的提质增效:
1. 重大装备攻关工程: 聚焦“卡脖子”技术,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为“国之重器”的自主可控奠定基础。
2. 数字技术赋能工程: 推动数字技术与装备制造深度融合,加速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3. 产业基础再造工程: 强化核心材料、关键零部件等基础产业的研发和生产能力。
4. 产业链强链稳链工程: 优化产业生态,提升产业链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5. 产业集群建设工程: 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6. 应用场景驱动工程: 拓展智能装备和智能制造的应用领域,激发市场需求。
7. 质量品牌提升工程: 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8. 区域协同发展工程: 加强与周边地区联动,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量化目标与指标,引领产业迈向新高度
《行动计划》不仅提出了宏伟愿景,更设定了具体、可量化的发展目标:
• 到2027年,
• 营业收入突破5000亿元: 成为重庆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的有力支撑。
• 研发强度提升: 规模以上企业研发强度提升至3.5%。
• 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突破300个: 标志着重庆在关键技术装备领域取得显著突破。
• “国之重器”成功下线: 鼓励标志性大型成套设备的研发与生产。
• 数字化普及: 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进入数字化普及阶段,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87%,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5%。
全方位政策支持,人才与要素保障并行
为护航《行动计划》的实施,重庆市将从政策、人才、要素等多个维度提供有力保障:
• 加大政策支持: 引导企业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等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同时,统筹运用市级各类产业扶持资金,重点支持协同创新、骨干企业培育、产业集群建设、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等项目。
• 人才队伍建设: 广纳贤士,吸引国内外高端装备领军人才、顶尖团队来渝发展。着力培养本土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并支持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加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与企业开展紧密合作,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专业高技能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供给。
《重庆市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7年)》的发布,标志着重庆将在智能制造领域迈出坚实的步伐。通过构建完善的产业体系,实施精准的重点工程,设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并辅以全面的政策和人才支持,重庆正全力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为国家制造业的腾飞贡献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