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支持,越来越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逐步融入大型企业供应链体系,成为经济新动能的重要引擎。专家指出,这类企业凭借明确的产品定位和技术优势,不仅在细分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也在推动产业升级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稳步崛起,订单与营收持续增长
“目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已逐渐成为大企业采购的重要组成部分,订单的稳定增长直接推动企业收入和利润双提升。”北京赛迪产业大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汉琳如是说。她提及,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将高粘性合作伙伴纳入采购名单,而这也为相关中小企业带来了稳定的订单和持续发展的信心。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代表,海南飞行者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营收同比提升17.8%,利润增长3.01%。公司董事长陈鋆表示,国家和地方出台的多项支持政策为企业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未来公司将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巩固在无人机、深海潜航器等细分领域的市场地位。
“专精特新企业具有独特技术优势,组织结构灵活,决策高效,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汉琳强调。“这也是我们赢得客户信赖、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的原因。”
二、创新活力持续增强,技术研发持续推进
2023年11月,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指数达到206.6,比去年同期上升7.4%,彰显行业创新动力不断增强。“只有不断创新,紧跟技术潮流,才能在专业赛道中保持竞争优势。”孙文凯表示。
企业也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陈鋆披露,公司2023年研发费用较上一年增长了71%,创新活跃度显著提升。然而,行业仍面临创新人才不足、核心技术难攻等制约因素。为此,专家建议应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联合攻关,加快突破关键技术难题。
此外,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汉琳建议,通过股权激励、住房补贴等政策吸引创新人才落户重点产业链环节,并建立公平、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为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集群协同发展,构建产业新生态
“经济运行虽总体平稳,但要巩固回升基础,还需推动企业专业化升级。”北京泰尔英福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曾西平指出。企业应聚焦主营业务,深耕细分领域,强化工匠精神,打造高效的管理团队,实现技术、管理和资本的专业化。
此外,集群化发展也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避免孤军奋战,加入产业集群,通过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增强抗风险能力,”汉琳强调。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北京泰尔英福专注于网络底层技术,提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和区块链基础设施等数字化解决方案。曾西平表示,公司正积极推进行业场景的定制化和高价值产业链合作,提升整体产业协同效率,为数字经济赋能。
四、政策支持持续发力,助力中小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国家和地方政府持续出台多项支持政策,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资金、税收等多维度支持。例如,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鼓励龙头企业联合中小企业共同攻关关键技术,打造产业集群,培育未来的“隐形冠军”。
专家强调,完善人才引进激励机制、优化创新生态环境,将为企业持续创新提供重要保障。未来,应聚焦基础技术突破、应用场景拓展,推动中小企业由“补短板”向“强基础、促应用”转变。
结语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正成为我国经济创新驱动的重要基础。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以产业集群为平台支撑,这些企业不断突破自我、挑战极限,为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相信伴随着政策利好与创新生态的不断完善,未来的“专精特新”企业将在更多细分领域竞争中脱颖而出,助力我国经济迈向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