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气体需求结构革新:从传统巨头到新兴“明星”的全面进化

   2025-09-24 工业品商城13
核心提示:工业气体作为现代产业的“血液”,其需求结构的优化与变迁,深刻映照出国民经济发展重心和技术革新方向的演变。从传统的金属冶炼、化工能源领域,到当前炙手可热的锂电、半导体等新兴产业,工业气体的应用场景日益多元化,为不同产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电子特气:驱动高端制造的“尖刀利器”,国产化进程提速在日新

 工业气体作为现代产业的“血液”,其需求结构的优化与变迁,深刻映照出国民经济发展重心和技术革新方向的演变。从传统的金属冶炼、化工能源领域,到当前炙手可热的锂电、半导体等新兴产业,工业气体的应用场景日益多元化,为不同产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

电子特气:驱动高端制造的“尖刀利器”,国产化进程提速

 在日新月异的电子工业领域,电子特气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材料角色。它们是集成电路、显示面板、半导体照明(LED)、光伏等高科技产业生产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密部件”。其中,在集成电路制造这一复杂工艺中,电子气体的重要性仅次于硅片,占据了晶圆制造成本的13%。电子气体又可细分为大宗电子气体和电子特种气体,而电子特种气体更是直接赋能光刻、刻蚀、成膜、清洗、掺杂、沉积等一系列核心工艺环节。

 电子特气在特种气体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整体而言,2021年我国特种气体在工业气体需求中占比19%,而在特种气体细分市场中,电子特气以63%的份额占据了主导地位。在下游需求强劲增长、半导体行业投资加速,以及“碳中和”、“碳达峰”政策持续推动光伏行业发展的多重利好驱动下,电子特气需求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集成电路领域是电子特气最大的消耗者。从全球范围来看,电子特种气体在集成电路行业的应用占比高达71%,在显示面板行业的应用占比为18%。而在我国,集成电路行业对电子特种气体的需求占比也达到42%,与显示面板行业(37%)共同构成了电子特种气体应用的主力军。这意味着,我国电子特气产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半导体和显示面板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主可控能力。

氢气:绿色能源的“新宠”,氢燃料电池引领特气市场新蓝海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氢气作为一种清洁低碳的能源载体,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国氢气产量潜力巨大:据IEA数据,2021年全球氢气总产量为9423万吨,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17998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达到7.5%。我国更是全球最大的氢气生产国,2022年产量已达4004万吨,同比增长32%,占全球产量的28%。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拥有全球第一的可再生能源装机量,这为生产清洁低碳的“绿氢”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氢燃料电池市场正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并带动特气市场扩张。尽管受疫情和政策影响,2020年我国氢燃料电池产业市场规模曾出现下滑,但随着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等能源央企的积极入局,国内加氢站数量显著增加,初步形成了加氢网络,氢燃料电池产业链趋于完善,下游应用场景不断拓宽。截至2022年底,中国累计建成加氢站数量已超过310座。在氢能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背景下,预计到2023年,中国氢燃料电池产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30亿元,2019年至2023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6%。

 国内氢气需求持续增长,工业领域仍是主要应用板块。中国氢能联盟的预测显示,到2030年,我国氢气年需求量将达到3715万吨,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将达到5%。到2060年,这一需求量有望增至1.3亿吨,占比20%。其中,工业领域用氢的占比将持续保持最大,预计占总需求量的60%。这意味着,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能源结构的转型,氢气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清洁能源,其市场空间将更为广阔。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