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标准引领,中国智能制造迈向“智胜未来”

   2025-09-24 工业品商城1
核心提示:近日,在风景秀丽的南京,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智能制造系统委员会中国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专家委)2023年度会议成功召开。本次会议以“国际标准化引领智能制造新发展”为鲜明主题,汇聚了来自智能制造前沿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共计120余人,共商智能制造国际标准化的发展大计。会议由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

 近日,在风景秀丽的南京,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智能制造系统委员会中国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专家委)2023年度会议成功召开。本次会议以“国际标准化引领智能制造新发展”为鲜明主题,汇聚了来自智能制造前沿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共计120余人,共商智能制造国际标准化的发展大计。会议由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仪综所)所长、中国专家委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欧阳劲松精心主持。

 此次会议的召开,恰逢其时,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积极回应不断涌现的智能制造新需求,并进一步推动国内外在标准化领域的协同发展,积极探索国际标准化工作的目标与实施路径。

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与战略指导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创新管理司副司长郭晨光在开幕致辞中,高度评价了中国专家委在我国智能制造国际标准化工作中发挥的关键支撑作用。他强调,要充分发挥专家委的统筹协调职能,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夯实基础;同时,要“切实利用好专家资源,向国际输送更多中国方案”,将中国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实践和技术成果,通过国际标准化的平台,向世界展现。此外,郭副司长还特别提出,要带动国内产业的蓬勃发展,积极吸纳更多中小微企业参与到智能制造的国际标准化工作中来,让我国智能制造的国际标准化工作能够迈向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协调化的新阶段。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汪宏同样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指出,在国家政策的有力引导和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的双重驱动下,我国智能制造国际标准化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总体水平实现了快速提升。他对中国专家委寄予厚望,希望专家委能够:

• 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强化国际标准整体布局:以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宏观的战略,指导我国在智能制造国际标准制定中的整体方向。

• 聚焦关键技术领域,成体系推进国际标准化工作:围绕产业发展的核心痛点和未来趋势,系统地开展标准研究和制定,形成完整的标准体系。

• 深化标准互利合作,推动国内外协同发展:积极与国际同行开展交流与合作,构建互利共赢的标准化格局,并为各方在科技、产业等领域的务实合作搭建起坚实的平台。

《智能制造国际标准化路线图》正式发布,为未来指明方向

 本次会议的一项重要成果便是《智能制造国际标准化路线图》的正式发布。这份路线图堪称一份集智慧与前瞻性于一体的行动指南。它基于对智能制造技术发展趋势的深入分析、对各国政策导向的审慎研判,以及对国内外标准化现状的全面梳理,首次提出了“国际标准化路线图”的创新概念。

 在此基础上,该路线图结合了钢铁、汽车、高技术船舶等典型行业的国际标准化路线图研究成果,最终形成了智能制造标准国际化的阶段性目标、明确的时间节点以及清晰的推进路径。这份路线图的发布,为我国进一步开展智能制造国际标准化工作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参考和指引,将有力推动我国相关产业在全球市场中获得更强的竞争力和话语权。

中国专家委:构筑中国智能制造国际标准化的“国家队”

回顾历史,**IEC智能制造系统委员会中国专家委员会(中国专家委)**于2021年获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正式批复成立。它的核心使命在于:

• 参与国际顶层设计:积极参与智能制造国际标准的顶层规划与设计。

• 战略前瞻研究:对国内外智能制造技术发展进行持续跟踪,并开展前瞻性研究。

• 资源统筹协调:汇聚和统筹协调国内标准化相关资源,形成合力。

• 国际标准指导:指导 IEC 智能制造系统委员会下属各相关技术委员会(TC)和分技术委员会(SC)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

• 提供决策参考:为我国智能制造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标准化决策参考。

 中国专家委的成立与本次会议的召开,充分体现了我国在深度参与全球智能制造标准规则制定、提升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方面的坚定决心。通过汇聚各方智慧,加强国际国内协同,中国正以更加系统、科学、协调的方式,稳步迈向智能制造领域的“智胜未来”。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