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智造:解锁“含智量”与“含绿量”的新质生产力

   2025-09-24 工业品商城1
核心提示:今年1月至10月,中国制造业的东方明珠——广东,正以令人瞩目的步伐,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达到3.33万亿元,同比增长3.6%,且连续六个月呈现回升态势。更激动人心的是,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飙升至8458.0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2.09%,连续五个月实现正增长。这些数字不仅仅是冰冷的统计,更是

 今年1月至10月,中国制造业的东方明珠——广东,正以令人瞩目的步伐,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达到3.33万亿元,同比增长3.6%,且连续六个月呈现回升态势。更激动人心的是,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飙升至8458.0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2.09%,连续五个月实现正增长。这些数字不仅仅是冰冷的统计,更是广东制造业**“以数见效益,以增显质量”的生动写照。从繁华的珠三角到潜力无限的粤东西北,从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到日新月异的新兴产业,从车间一线到尖端实验室,广东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将发展实体经济、当好制造业的“领头羊”上升为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任务。其核心战略,在于不断提升制造业的“含智量”和“含绿量”,以此为引擎,驱动一个“再造一个新广东”**的伟大愿景。

焕新升级:驱动“含智量”持续攀升

 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中,持续创新、拥抱智能化,是推动制造业步入“精益增长”航道、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不二法门。这种“精益增长”并非简单的数量叠加,而是追求效率、效益和价值的双重飞跃。

 让我们将目光投向佛山,这座享有“中国家电之都”美誉的城市。这里,传统的家电工厂正上演着一幅融合了人类智慧与机器活力的繁忙景象。今年前三季度,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美的集团,以7.67%的营收增长,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更引人注目的是,其机器人与自动化业务板块更是以17%的同比增速,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这背后,正是持续技术创新在默默发力。正如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所言,企业积极拥抱变革,勇于自我颠覆,推动全面数字化、全面智能化,这为美的带来了翻天覆地的积极变革,显著提升了其经营质量。目前,美的已建成3座“零碳工厂”、5座“灯塔工厂”以及27家“国家级绿色工厂”,成为行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典范。

 放眼南粤大地,这种勇于创新、敏锐求变的浪潮,几乎随处可见。那些拥有深厚底蕴的传统产业,正通过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的优化升级,力求打造出能够基业长青的“百年老店”。与此同时,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则以irittura的雄心,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有力地打响了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

 在珠海富山工业园,纬景储能科技的“超G工厂”,宛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在今年10月底全面投产。这座工厂的核心力量,是超过300台高度智能化的机器人,它们承担着精密、繁重且对精度要求极高的作业。借助激光定位与视觉识别技术,以及仿生学原理等前沿制造工艺,这些机器人能够以0.1毫米的惊人精度,完成单臂抓举200公斤重物,甚至精准吸取如蝉翼般薄的质子交换膜。

 纬景储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智造官刘雷分享了他们“从零到一”的突破故事:“我们组建了一支由智能制造工程师、工艺工程师、设备工程师组成的强大研发团队,从零开始摸索,先后攻克了近50项工艺及设备难点。历时4年,我们成功实现了液流电池电堆从技术参数到完整产业链的全面国产化,生产效率实现了数十倍的提升!这充分证明了,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这种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牵引的制造业协同创新体系,正成为广东制造业发展的强大支撑。未来,广东将持续加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重点创建新型储能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并优化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布局,从而实现制造业“含智量”的持续、稳健、高效提升。

绿色转型:构筑“含绿量”的新引擎

 在全球对可持续发展日益重视的今天,广东正加速推动绿色转型,构筑绿色增长的新动能。其战略核心在于完善绿色制造体系,积极培育绿色低碳工厂、绿色低碳园区、绿色低碳供应链。

 从能源供给侧来看,迅猛发展的新能源产业,特别是海上风电,正为广东的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能量”。在粤西的阳江,三峡集团阳江沙扒200万千瓦风电场已建成投产,累计发电量早已突破10亿千瓦时**,为区域的清洁能源供应作出了巨大贡献。

 与此同时,信息技术与智能装备与物流产业的深度融合,极大地促进了货物的周转与流通效率。快递行业积极融入综合交通 运输体系,与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协同发力,实现了多式联运的优化。这不仅畅通了民生幸福的“微循环”,更贯通了经济发展的“大动脉”。

 物流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先行官”,其发展状况直接反映了经济的活力。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近期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3.3%,较上月小幅回升0.4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在50%以上的扩张区间。中国仓储业指数也达到了52.2%,同样呈现回升态势。

 在主要的业务指标中,业务总量指数、新订单指数、资金周转率指数、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指数均呈现小幅回升。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就业岗位需求保持增长,企业微观盈利水平也有所改善。

 具体来看,业务总量指数为53.3%,显示出物流市场的活跃度。新订单指数的上升(53.4%,环比回升0.6个百分点),以及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始终保持在55%以上的高位区间,都预示着未来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在投入方面,物流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指数回升0.5个百分点,其中铁路运输业、多式联运行业和邮政快递业的投资增幅尤为显著,接近5个百分点。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物流统计处处长胡焓分析指出,11月份,随着工业产能的稳定释放,以及旺季促销活动提振消费潜能,快消品、能源原材料等物流需求呈现季节性回升。通信设备、电气机械、交通运输设备、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等工业领域的需求增加,带动了供应链上下游的平稳增长。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发展相对均衡,共同支撑了物流业务量在高景气区间内的运行。

 “预期方面更是明显好于上半年和三季度。”胡焓补充道,近三个月来,新订单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的均值分别达到了53.2%和57.6%,这表明物流市场的需求正在持续恢复,行业活力显著增强。综合来看,目前的物流市场需求正处于蓄力反弹的过程中,新增业务、投资规模和从业岗位均保持增长,后期增长动力稳健。

 邮政业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关键环节,是推动流通方式转型、促进消费升级的现代化先导性产业。奔流不息的流通大数据,生动地折射出我国消费需求正在加快释放,更是经济恢复向好的生动写照。胡焓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表示乐观:“后期来看,物流需求呈现恢复向好态势,新动能、新业态的需求带动作用显著,企业投资势头较稳,预期需求保持稳定增长。下一步,随着一系列刺激内需、促进消费政策的持续显效,物流运行有望延续稳步回升的发展态势。”

 广东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之路,正是一条以“智”为先导、以“绿”为底色的创新之路。 通过不断提升“含智量”,企业得以实现精益生产,效率与效益双重提升;通过大力践行“含绿量”,广东正为经济发展注入可持续的绿色动能。这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不仅支撑着当前的亮眼成绩,更为广东打造**“再造一个新广东”**,续写中国制造业新辉煌,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大动能。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