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场备受瞩目的质量发展盛会——《广东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新闻发布会在历史悠久的羊城召开。此次发布会向社会勾勒出一幅宏伟蓝图,预示着广东省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以“七大工程”为核心驱动力,全面提升产业质量竞争力。这七项关键工程涵盖区域质量发展示范工程、重点产品质量阶梯攀登工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升级工程、服务品质提升工程、品牌建设工程、质量基础设施升级增效工程,以及质量安全监管构筑坚固防线工程。它们犹如相互协作的七座引擎,共同推动广东省经济向更高水平、更具韧性的发展模式迈进。特别是在区域质量发展示范工程的引领下,区域性质量高地和品牌创新示范区的创建将为塑造更加卓越的区域发展新优势奠定坚实基础。
“广货”基因:品质传承与时代新生
回溯过往,广东省始终将质量视为发展的基石。自改革开放的初期,对质量和品牌的重视便已深入人心。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便家喻户晓的“广东粮、珠江水、岭南衣、粤家电”,到如今互联网时代信息浪潮中的科技翘楚华为、大疆、美的,每一个闪耀的“广货”名片,都凝聚着对品质的执着追求与良好口碑的积淀。这条“粤”来“粤”面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铺就了一条通往卓越的坚实轨道。
制造业领跑,质量优势熠熠生辉
作为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广东省的制造业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活力。为了进一步夯实产业根基,广东省全面推进了以提升核心能力为目标的各类专项行动。在这些战略性举措的推动下,产品、工程及服务的整体质量均实现了稳健的攀升。广东省在多轮区域质量评选中均表现卓越,获得最高等级的认可,其在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突出贡献,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目前,广东省制造业的总产值已经突破16万亿元人民币的辉煌数字,连续34年蝉联全国翘楚。拥有超过70万户的制造业企业法人,以及为数众多的高品质企业。同时,八个万亿元级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崛起,汇聚了众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为进一步提升质量竞争力提供了沃土。特别是在质量强企建设方面,广东省先行一步,积极开展产品质量的比对与提升行动,聚焦于战略性产业集群,深入实施重点产品的“双比对、双提升”等质量提升战略。2022年的数据显示,全省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了90.63,远超广阔市场的平均水平5.72个标准分。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更是高达94.49%,超越整体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这些数字生动地印证了产品、工程及服务的显著品质跃升。
品牌升辉:从“拥有”到“卓越”的蜕变
广东省在品牌建设方面同样不遗余力,致力于驱动品牌从“有没有”的规模化发展,迈向“好不好”的品质化、价值化飞跃。如今,广东省已有3家组织摘得中国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15个组织及1位个人获得提名殊荣。此外,62家组织荣获省内质量最高奖项。在商标品牌领域,广东省的申请量和注册量均稳居全国前列,显示出其在品牌培育上的强大生命力。
关键产品质量突破:攀登巅峰,聚焦核心竞争力
响应纲领性文件要求,重点产品质量阶梯攀登工程将成为驱动未来发展的关键一环。广东省将聚焦于关键产品的质量攻关与创新,以此全面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工业产品领域,将严格对标国际先进标准,重点工业产品将与世界级标杆产品在执行标准和核心质量指标上进行“双比对、双提升”,力求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针对消费品市场,将坚持以解决消费者实际需求为导向,通过质量比对,并积极运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技术与方法,优化生产工艺,显著提升消费品的性能与功能,从而促进消费的扩容与品质升级。
在关键的零部件、原材料、制造工艺以及先进装备等领域,广东省将汇聚智慧,积极组织攻克共性技术难题,促使工艺研发与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合,切实保障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可靠性与一致性。同时,在节能环保领域,也将同步启动质量提升与改进行动,倡导和发展低碳、清洁、高效的生产经营模式,大力促进循环经济的蓬勃发展。
广东省科技领域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广东省主动响应社会发展趋势与自身产业优势,积极承担关键性科研任务。通过协同创新的方式,已在高端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优势领域,深度参与并组织实施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计划,为全省产业的进一步革新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