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引擎驱动产业升级:济南如何以工业互联网点亮“泉城”制造的无限潜能

   2025-09-01 工业品商城59
核心提示:在“泉城”济南,工业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驱动着这座城市的制造脉搏。从“小作坊”到“大品牌”的质变,到细分领域龙头的稳固领先,再到前沿技术的引进融合,工业互联网正在这里绽放出绚烂的色彩,为传统产业注入新的生命力。企业蝶变与产业链的打通:案例中的智慧力量像永信新材料这样的企业,在工业互联网的赋能下

 在“泉城”济南,工业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驱动着这座城市的制造脉搏。从“小作坊”到“大品牌”的质变,到细分领域龙头的稳固领先,再到前沿技术的引进融合,工业互联网正在这里绽放出绚烂的色彩,为传统产业注入新的生命力。

企业蝶变与产业链的打通:案例中的智慧力量

 像永信新材料这样的企业,在工业互联网的赋能下,正经历着从“小作坊”到“大品牌”的华丽蜕变。而对于许多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搭建则成为了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夯实其行业领先地位的关键。

 在“山东省工模具钢新材料产业承建基地”——山东九羊集团有限公司,曾长期面临生产过程“黑箱化”的难题,这直接影响了成本的最优控制和炼钢过程的智能化。“生产环节不清晰,设备维护效率低,下游需求又日益碎片化。” 这是九羊集团面临的主要困境。对此,浪潮云洲为其量身打造了智能炼钢系统。通过该平台,炼钢全流程产生的数据被精准采集,并与资深冶金专家的知识经验相结合进行深度分析,最终为转炉吹炼推荐出更精确的操作参数组合,实现了效率与精度的双重飞跃。如今,九羊集团转炉终点的碳、温双命中率提升至88%,炼钢时间也缩短了8%~10%,科技赋能的威力在此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

 另一家令人瞩目的企业是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世界顶级的数控冲压装备制造商之一,其产品早已扬帆出海,远销全球67个国家和地区。得益于5G技术与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济南二机床成功实现设计、工艺、生产、制造的全流程一体化协同,构建了面向高端数控机床的数字化车间。这项创新实践带来了显著的效益提升:产品研制周期缩短30%,运营成本降低20%,生产效率提升23%,能源利用率也提高了11%。这些数字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里程碑,更是中国工业母机“金字招牌”的闪耀光泽。

跨界融合与生态构建:“双向奔赴”的繁荣景象

 济南作为一片拥有广阔应用场景的沃土,吸引了包括海尔卡奥斯、树根互联在内的多家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此落地生根。例如,海尔卡奥斯与济南章丘携手,重点选取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刁镇化工产业园作为试点,依托5G+工业互联网技术,成功打造了智慧双碳园区示范样板。这种“应用场景牵引平台落地,平台能力反哺应用场景”的“双向奔赴”,极大地加速了济南工业互联网产业链的发展步伐,形成了上下游协同效应显著、项目实践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生动局面。

 截至目前,济南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领域已取得斐然成就:拥有1个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5个国家级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及34个省级产业互联网平台和18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这些数字不仅在济南市遥遥领先,更在整个省份的范围内位居前列,彰显了其在平台建设方面的领先地位。

“点、线、面”协同发展格局:全方位的赋能与集聚

目前,济南的工业互联网产业已初步形成了“企业、行业、园区”协同发展的“点—线—面”应用格局。

  • 企业赋能: 工业互联网的深入应用,直接带动了永信新材料、九羊集团、浪潮服务器、济南二机床等众多济南本地重点企业顺利实现数字化转型,为其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 走出区域,走向全国: 浪潮云洲等平台已将赋能的触角延伸至全国,服务于装备、电子、化工、采矿等上百万家行业企业;万腾科技的市场足迹遍布全国六大制造业省份;有人云平台在全国的用户数量更是超过了10万家,其影响力已深入行业肌理。

  • 产业集聚效应: 济南成功培育了3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园区,有效吸引和带动了新能源汽车、机械加工等重点产业的集聚发展,形成了强大的产业协同效应。

“先人半步”的战略红利:量级的跨越与领先地位

 “先人半步、超前谋划”的工业互联网发展战略,为济南市工业经济带来了“三年一大步”的历史性跨越。在41个行业大类中,有23个行业实现了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高达56.1%。工业数字经济规模稳居该省首位,整体发展水平更是跃居全国城市第六位,其发展速度和质量令人瞩目。

 2022年,济南市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收入达到了270亿元,相关产业规模更是攀升至600亿元。在备受关注的年度经济督查激励中,济南市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入选了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推进产业数字化成效显著的市(州)推荐名单,这无疑是对其发展战略的最高肯定。

需求拉动与技术引入:迈向更广阔的创新空间

 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激活需求侧。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工业沃土上,工业互联网项目投资和技术改造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由市场需求驱动。据文海生介绍,去年面向全市征集的108个工业互联网及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重点项目中,有高达百分之六七十都是企业自发申报的,总投资额高达110亿元,充分展现了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强烈渴望。

 在网络基础设施方面,该省是全国唯一一个同时拥有济南、青岛两个互联网骨干直连点的特殊区域。同时,接入了23个标识解析顶级节点,建成了48个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其解析量和接入企业数量均位居全国第二。这些数据有力地证明,市场的需求和实际应用正在成为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强大引擎。

 拥有独立且完整制造业体系的济南,并未采取“闭门造车”的模式,而是积极拥抱外部的先进技术和资源。全国28个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均在济南拥有相关落地项目,体现了其开放包容的创新姿态。

整合优势资源,绘制协同化发展蓝图

 为实现全省优质服务资源的“抱团发展”,并有效规避平台建设的重复性投入,山东省创新性地建立了“业务分割、利益分成”的工赋(山东)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聚合了卡奥斯、浪潮云洲、蓝海、橙色云、省工业互联网协会等众多平台和机构,致力于构建与运营省级综合服务平台、国家级平台应用推广中心以及一系列创新合作中心。其核心目标在于,通过整合各方优势资源,让工业互联网赋能转型的品牌影响力得到最大化提升。

展望未来:工业仿真与“工赋泉城”行动计划

 随着工业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深化,济南在未来有望在工业仿真等领域爆发出新的亮点。“我们正计划引进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院的工业仿真实验室,藉助德国作为‘工业4.0’发源地的力量,不断做大做强我们的产业。”文海生对此充满期待。

 近日,济南为自己设定了清晰的目标——“到2025年,全面建成国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示范高地”。为实现这一宏伟愿景,最新发布的《济南市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实施“工赋泉城”行动计划(2023—2025年)》勾勒出了具体的路径。该计划围绕发展目标,还将大力实施“十百千”工程:计划打造10个高水平的工业互联网园区,培育100个以上具有示范效应的应用场景,并推动1000家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迈出数字化转型坚实步伐。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