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卓越品质与持续创新的时代浪潮中,一项旨在全面提升产品性能与稳定性的重要行动正悄然展开。我们国家为推动制造业从“大”走向“强”,从“有”迈向“优”,近日联合发布了一项意义深远的行动纲领——《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这份由多个关键领域倡导者共同签署的纲领,将以战略性的视角,聚焦于机械、电子、汽车等核心制造领域,对标世界一流标准,着力弥合基础产品在可靠性方面的潜在差距,为构建更具韧性和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系统奠定坚实根基。
可靠性:品质的生命线,发展的核心动力
究竟什么是“产品可靠性”?简单来说,它指的是一个产品在特定环境和规定时间内,能够持续、稳定地履行其设计功能的“能力”。它并非仅仅是产品的一项附加属性,而是衡量其质量水平的“生命线”,是评估一个制造体系成熟度的核心标尺。从最初的构思设计、严谨的生产环节,到最终用户的使用过程,可靠性始终如影随形,渗透到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
产业界人士指出,随着新一代尖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我们制造业正迎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与绿色化的加速转型。在这一变革浪潮中,“可靠性”的内涵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它已然成为衡量一个制造体系综合实力与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多年来,我国制造业在可靠性领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许多细分领域,产品可靠性已接近甚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产业基础的某些环节仍存在需要加强的薄弱之处,这正是《意见》的出台的初衷所在。
“两步战略”:描绘未来品质蓝图
为了系统性地提升整体制造能力,此次《意见》描绘了一幅清晰的“两步走”战略蓝图。
第一阶段(至2025年): 这一阶段将精准聚焦于“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攻克关键核心产品在可靠性方面的难点。目标是实现重点行业关键核心产品可靠性水平的显著提升,并培育和推广至少100个在可靠性提升方面具有示范意义的典型案例。
第二阶段(至2030年): 此阶段则将重心转移到“锻长板、促成效”,旨在推动10类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核心产品的可靠性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最终目标是实现我国制造业可靠性整体水平的系统性跃升,迈上新的历史台阶。
为支撑这一宏伟目标,《意见》强调各相关机构应加强协同联动,并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共同营造一个鼓励创新、支持可靠性提升的良好生态环境。具体而言,将落实一系列普惠性激励政策,例如在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开发以及中试验证等关键环节,对企业的研发费用给予更多的税收优惠,从而大幅增加对可靠性提升项目的支持力度。
两大工程:夯实产业基石,放大性能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标,《意见》明确了八项重点任务,旨在全面提升制造业的质量与可靠性管理水平,并加速可靠性工程技术的研发及应用推广。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基础产品可靠性‘筑基’工程”和“整机装备与系统可靠性‘倍增’工程”。
1. “筑基”工程:夯实根基,提升核心竞争力
机械领域: 将重点关注工业母机、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工业机器人以及各种精密仪器仪表等所需的核心零部件,致力于提升其可靠性水平,为高端制造提供坚实保障。
电子领域: 聚焦于电子整机装备的核心驱动力——高级通用芯片(如SoC/MCU/GPU),以及在新能源和功率电子领域扮演关键角色的宽禁带半导体功率器件(如氮化镓/碳化硅),还有精密光学元器件等,旨在提升其性能与稳定性。
汽车领域: 针对自动驾驶系统中的关键组件,如高精度摄像头、激光雷达、核心计算平台,以及车规级汽车芯片中的高精度传感器等,都将是提升可靠性的重点关注对象。
2. “倍增”工程:放大效能,创造卓越体验
机械领域: 将优先提升激光焊接与切割装备等工业母机、大型高端智能农机、以及服务于工业生产的机器人等产品的整体可靠性水平。
电子领域: 重点将放在无人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设备,以及日益重要的服务机器人等产品上,寻求在可靠性上的突破与提升。
汽车领域: 将大力推进基于数字化试验场的整车及关键零部件可靠性检测与评价技术的研发,同时,将持续优化新能源汽车在软件性能、功能安全性、预期功能安全性及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实现可靠性的“倍增”效应。
聚焦未来:高端装备制造的战略脉络
为何《意见》如此侧重于机械、电子、汽车这几个关键行业?有关负责人解释道,选择这些重点行业,不仅是因为它们在经济规模上的重要地位,更在于其强大的产业辐射和带动能力。目前,在诸如精密减速器、高端轴承等基础零部件,以及重型数控机床、精密测量仪器等整机产品上,可靠性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空间依然广阔。通过实施“筑基”和“倍增”工程,旨在推动可靠性实现跨越式增长,从而显著增强整个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韧性与稳定性。
对当前经济运行的观察表明,制造业的景气度正在稳步回升。在6月份的采购经理指数调查中,有超过半数的行业呈现环比上升态势,显示出整体经济活力的增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电气机械器材、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等行业,其产需释放迅速,各项指数均处于扩张区间。
从产业的视角来看,机械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已具备相当规模,部分领域的产品可靠性提升尤为显著。电子行业,作为工业体系的基石,拥有庞大的体量和充分的市场竞争,许多骨干企业已建立了成熟的可靠性管理体系,对其他产业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而汽车产业,其产品的安全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该行业在可靠性实践方面起步早、步伐快、水平高,已构建起一套相对完善的技术和管理体系。
结语:
高端装备制造,是国家现代化工业体系的基石和核心,更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制造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特别是那些系统复杂、技术密集、附加值高、带动性强的重大技术装备,它们不仅是产业发展的引擎,更与国家的战略安全息息相关。此次《意见》的出台,正是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行业的引领作用,通过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为其他制造领域树立榜样,最终推动整个制造业在可靠性、品质和竞争力上实现全面、高质量的提升,为创造更美好的未来生活描绘坚实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