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新月异的工业领域,千差万别的系统、繁复多样的装备、复杂多变的工况以及深奥的故障机理,共同构筑了一道道技术开发的“难题”。仅仅依靠通信行业的单方面努力,已难以满足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正如著名工业技术专家高金吉院士所言,企业在迈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征程中,必须将大数据、工业互联网、5G等前沿赋能技术,与精深的装备制造技术、宝贵的产业知识经验进行深度融合。唯有汇聚多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才能最终实现工业企业的转型升级,迈入智能制造的新时代。
同样,工业工程领域的权威声音李鹏也强调,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并非简单的信息技术堆砌或工具叠加,而是一场深刻的系统性变革,它要求企业在技术创新、行业洞察、组织结构、业务模式以及流程优化等多个维度同步推进,才能真正释放潜能。“5G+工业互联网”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成为驱动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关键动力。
鉴于此,工业界与通信界的“双向奔赴”,以及双方的深度融合,变得尤为重要。通过联合产、学、研、用各界的智慧力量,高效协同攻关,共同构建健康的产业生态,已然成为5G网络与工业深度融合、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正是洞察到了行业发展的这一核心需求,中国移动在2023年举办的“扬帆未来-5G数字工厂研讨会”上,采取了极具前瞻性的行动。此次盛会汇聚了来自移动通信领域,以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家电、冶金、电力、矿山、化工等众多工业领域的98家5G数字工厂上下游企业及高等院校的代表。共同发布了《5G工业融合组网架构中国产业倡议书》。这份倡议书,明确了面向5G与工业深度融合的共同愿景,旨在推动形成一套基于集中化工业控制的5G工业融合新架构,并在新型工业协议方面达成一致的演进目标。同时,倡议还呼吁联合构建一个集研发、标准制定、产品开发、应用推广一体化的产业融创平台,以此为基础,持续开展前沿技术攻关和产业化推广。
事实上,中国移动研究院通过这样的倡议来凝聚产业链上下游力量,推动5G与工业向生产控制领域纵深发展,并非孤例。为了加速5G与工业的深度融合,中国移动积极构建了协同创新基地,并开放创新实验平台,切实履行着在移动信息现代产业链中的“链长”责任。通过提供科研基金扶持、链长基金专项支持以及供应链金融等多方面服务,中国移动正在深化以资本带动产业发展的机制,全方位地促进5G与工业融合产业链的蓬勃发展。
《5G全连接工厂建设指南》的印发,也为推动5G与工业融合应用纵深发展指明了方向。当5G技术真正渗透进核心生产控制环节,当5G与工业进入了深度融合的新阶段,以集中化控制为核心特征的5G工业新架构,便能够为行业数智化升级提供澎湃的动能。与此同时,工业界和通信界的携手并进、共建共赢的产业生态,正吸引着全产业链的企业积极融入其中,共同为新型工业化建设贡献力量。这种跨界融合的模式,是解锁未来工业发展潜力的金钥匙,也必将驱动中国制造业迈向一个更加智能、高效、可持续的新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