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端装备制造:逐梦“星辰与大海”,共创世界级产业集群

   2025-08-28 工业品商城7
核心提示:装备制造业版图波澜壮阔,智能装备只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新星。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如同浩瀚的“星辰”与“大海”,共同勾勒出令人振奋的发展蓝图。一贯以敢拼敢闯著称的广东,自然对更高更远的“星辰”与“大海”充满渴望。2020年,广东省工信厅、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广东省培育

 装备制造业版图波澜壮阔,智能装备只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新星。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如同浩瀚的“星辰”与“大海”,共同勾勒出令人振奋的发展蓝图。

 一贯以敢拼敢闯著称的广东,自然对更高更远的“星辰”与“大海”充满渴望。2020年,广东省工信厅、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广东省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为广东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未来发展绘制了清晰的路线图。该计划明确提出,要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到2025年,将广东省打造成为全国高端数控机床、海洋工程装备、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的重要基地**。

“先天不足”与“后天追赶”:广东高端装备制造的挑战与机遇

 宏伟蓝图的背后,是广东高端装备制造在“先天”与“后天”两方面的严峻挑战与巨大机遇。

 正如吴智恒所指出,广东高端装备制造的“先天不足”主要源于改革开放前产业规模和体量的极度有限。经过多年的市场化发展,广东省形成了以“小而专”为特征的产业格局。当前,广东省迫切需要 国家战略层面重大装备的支撑和布局,这是未来弥补短板、实现赶超的关键所在。

 然而,这种“先天不足”也催生了强大的“后天追赶”动力。陈立辉介绍,目前,广州和深圳正积极推进围绕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技术攻关的综合性国家实验室建设。在船舶、海洋工程装备、航空等领域,广深佛莞已涌现出一批国内技术领先的龙头企业和重点装备产品。例如,广州文船重工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其先后参与了港珠澳大桥CB03标段防撞套箱、深中通道人工岛围堰钢圆筒、海底沉管钢壳等一系列国家级超级桥梁工程建设,展现了其深厚的技术实力和工程经验。

市场化优势与协同挑战:政府与市场的“微妙平衡”

 高度市场化程度是广深佛莞智能装备产业长足发展的最显著特色和最大优势。陈立辉认为,高端装备研发投入巨大、资源需求庞杂,往往需要“举区域之力”。未来,广东省将目光投向航空、海洋工程等更高端的装备领域,需要平衡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并强化四市之间的政策资源协同

 龚晓峰更是强调,作为一个跨地市的产业集群,在迈向世界级高端装备制造基地的征程中,广深佛莞四地必须进一步淡化区域行政色彩,强化集群思维。唯有真正实现协同布局、融合发展,才能有效增强集群的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

突破口与发力点:广东省的“三箭齐发”

 针对当前面临的挑战与未来的发展目标,广东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在三个关键方面集中发力,推动产业集群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1. 战略引领与布局优化:深入实施“制造业当家22条”,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纵深协同的产业发展布局,健全省级产业规划的统筹协调机制,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前瞻性。

  2. “链长制”的创新实践:建立**“链长制”**,由政府相关部门或产业协会作为“链长”,负责协调跨区域、跨产业的重大事项,形成“省市上下联动、部门协同推进”的高效工作格局,确保产业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3. 跨区域联动机制的探索与建立:积极探索建立跨区域、跨产业联动的协同机制,推动广深佛莞四市政府加强集群建设运行的调度,坚持错位发展、高效协同的原则,避免同质化竞争,充分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共同构筑强大的高端装备制造生态。

 广东省正以坚定的步伐,朝着成为国家高端装备制造重要基地的目标稳步迈进。通过精准的顶层设计、创新的协同机制以及对“先天不足”的有效弥补,广东的装备制造业必将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向着“星辰与大海”的更远征途,勇敢前行。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